自从帝履癸不再打理朝政,也不再听取忠臣的良言,才让小人赵梁钻了空子。赵梁不仅投君王之所好搜罗美女、金银,还导演了一出恶虎袭人的闹剧,只为博得帝履癸的欢心,这对儿昏君、贼臣简直是丧心病狂。

地震、流星雨、堰塞湖,一个个天灾异象,让夏朝末年动荡不已

恶虎上街,众人惊慌失措

这一次次令人发指的恶行,不仅搞得末年的夏朝混乱不堪,就连上天似乎在都放出信号,一场场异象不断显现,预示着这个曾经强大、繁荣的王朝即将灭亡。下面咱们就来读读这些记载于史书中的异象,看看上天是如何发怒了。

据《竹书纪年》记载,在帝履癸十年,天空中五星错行,夜晚还发生了星陨如雨的现象。按理说这似乎就是一场流星雨的记述,但是在古人眼里,一颗流星划过都似乎再说一个人的离世,这流星跟雨点般落下,得死多少人啊!更何况还有五星错行的现象,简直就是天下大乱的前兆。

地震、流星雨、堰塞湖,一个个天灾异象,让夏朝末年动荡不已

星陨如雨的流星雨

随后,在同一年夏朝又发生了地震。虽然《竹书》中没有具体记载地震的震中在何处,但据在下推想,这次地震要不就是在夏朝都城附近,被史官记载了下来,要不就是非常严重,以至于震惊全国,不得不被史官所记载。

再接下来,还是同一年,伊河、洛河两条水道干涸,很有可能就与之前的地震有关。而且,伊河、洛河是中原地区两条比较重要的河川,它们的断流必将严重影响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灾祸。

地震、流星雨、堰塞湖,一个个天灾异象,让夏朝末年动荡不已

河水断流,河道干枯

这些所有发生在帝履癸十年的异象,就好像一部连续剧一般,预示着夏朝的灾难将至。可这些异象还仅仅是个开头,上天的预示还远不止这些。

到了帝履癸二十九年,一次更加诡异的景象出现在天空,被世人记载了下来,这个异象就是“三日并出”。要说当时的“三日并出”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咱们从文字中很难加以还原,但在当今科学认识下,笔者认为那应该是一次“幻日”现象。

所谓“幻日”,正是一种太阳光在大气中折射产生的虚幻景象,仿佛天空中并排出现了多个太阳。由于幻日产生的条件比较苛刻,不但要有云层,还不能太厚,并且需要大气温度较低形成冰晶,在特定角度下才会出现,所以这种景象并不常见。

地震、流星雨、堰塞湖,一个个天灾异象,让夏朝末年动荡不已

三日并出的幻日现象

因此,在夏朝末年,当“三日并出”这种景象出现在空中时,人们便会觉得这一场景诡异至极,将它记载了下来。并且,我们的古人也十分有想象力,给这种现象还加上了上天的旨意,说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将会有帝王(甚至国家)消亡,同时会有臣子起来取代他。这异象和解释,简直就是商灭夏的一场预演剧本嘛。

接下来的同年冬十月,虽然《竹书》中没有记述当时发生了什么灾害,但从原文“凿山穿陵,以通于河”这两句话中可以揣测到,在帝履癸二十九年的下半年,夏朝再次发生了一场洪水。之所以帝履癸要命人凿山穿陵,就是在学先王大禹开山导水一般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入黄河。

但是,这次治水并没有成功,《竹书》紧接着写到:“瞿山崩”。这又是何解呢?为何笔者要根据瞿山崩来说明帝履癸治水没有成功呢?原因在于从宋人编写的《通志》中可以查到这样一段话:“瞿山崩,为大泽,水深九尺,山覆于谷”。这就是说帝履癸命人凿山疏通洪水,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学艺不精,没掌握大禹开山的方法)造成了山体滑坡,堵塞了河道,反而让洪水蓄积成堰塞湖,水深达到了九尺。真是天灾加人祸,忙乱中再添新的灾祸。

地震、流星雨、堰塞湖,一个个天灾异象,让夏朝末年动荡不已

因山崩造成堰塞湖

这一场场异象和天灾不断地冲击着夏朝,让这本就摇摇欲坠的“大厦”更加残破不堪。当夏朝君王贪图享乐,夏朝子民忙于应对灾害时,一个邦国却在悄然兴起,这又将是怎样一段故事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夏亡预示、五星错行、流星雨、地震、伊洛竭、三日并出、凿山治洪、瞿山崩、堰塞湖。

地震、流星雨、堰塞湖,一个个天灾异象,让夏朝末年动荡不已

关键词云图简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