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听闻张飞死后,刘备说“我知道了”。听完这个,诸葛亮认为:刘备对张飞的死其实并不关心。所以认清了刘备的真面目。也有人说,刘备已经梦到、预料到张飞会死,因为他脾气不好,所以,认为张飞跟关羽而去是一种解脱。

其实,这些都是胡言乱语,每个人心里又怎样的“爱慕对象”,就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这个桥段只是出自当代人编的电视剧或文学小说或饭后消食的胡言。

这个桥段出自当代人编的电视剧、文学小说。历史上肯定没有,因为历史上关羽、张飞都只是下属,没有什么“桃园三结义”。

从“新旧《三国演义》”电视剧与名著,看张飞死后刘备的反应,基本符合传统心理,但因为主演人员功力不同、受现代思想影响不同,而有所发挥。人的嘴,是听人心的,而人心是复杂的。

即使是《三国演义》其文也不是这么说的,而是非常痛心。

在小说的第115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却说得刘备非常伤心。小说是这么写的:

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先主大疑,连夜令人求问孔明。孔明回奏曰:“合损一上将。三日之内,必有惊报。先主因此按兵不动。忽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顿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众官救醒。 ”

由此,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并没有说刘备如何伪善。

唐国强、鲍国安、孙彦军版《三国演义》的第62节(1994年,全集85集)的情节,与《三国演义》小说合拍。其气质较为贴合原著的精神、尊重原著作者。主要情节是:刘备看到张苞身穿重孝哭诉,缓慢问为何?其内心已是了然。听完张苞哭诉后,顿时昏厥。其后多次有不要摧残身体的对话。打了败仗的时候,左边抱着关羽的牌位、右边抱着张飞的牌位还在哭。

其艺术略带夸张,但非常尊重罗贯中先生,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境界。

陆毅、于和伟、陈建斌版《三国演义》第77集末和78集初(2010年,全集95集)中的情节,多与《三国演义》不符,例如“猛张飞黑如炭”结果在该剧中是白面皮、虎背熊腰。刘备则是梦中惊醒,之后吴班闯宫报丧。

刘备则是梦中惊醒,之后吴班闯宫报丧。刘备也是心有准备,但听到吴班所说也是非常吃惊,连说“三、三弟,三弟”晕倒在地前说出“休矣!”

从电视剧上看,新老两版《三国演义》表面上都遵从了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但新版显然吸收了今人的观点在剧情、内容上都有很多创新。

现代人为何会如此埋汰刘备?主流与官方、民间从合拍到不合拍再到合拍,如今则更增加了商业氛围

对于刘备和曹操这两位当时的英雄,从《三国志》等同一时期的作品看,基本都视作“英雄”。其背后就是“儒家思想”与“正统观”思想介入历史。儒家思想是我们文化的根底,当然道家、法家也是,可以说此三家思想都属于根底文化,但儒家是管理所有人、道家用于权斗、法家用于管人。三者的作用不同。

儒家的作用就是让人们知道:谁是君、谁是正义、谁是该被尊重的人。儒家讲究的是等级秩序,从先秦儒、汉儒、唐儒、宋儒、明清儒,其统治思想对其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它的发展,对曹操的评价则从北宋开始就有了本质不同。

再加上,现代西方思想影响,或好人无意或坏人引导,“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种风气。特别是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演的电视剧、说的话,如果不能够与众不同,就不会引来人们的关注。因此,反传统、反主流、反社会公德的语言或行为就被人视作“成名”的捷径或成功的法宝。所以,各种埋汰刘备的思想出现也就见怪不怪了。

埋汰刘备相比,埋汰甚至黑化曹操更显得长期化。

对于“曹刘”的评价,从古到今分为三个阶段。

从西晋到唐朝中期都是“拥曹者居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者离三国时期已经很远,人们可以从更客观地角度去看待二人。为此,李世民说曹操: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很显然,李世民的观点对曹操非常推崇。但是,请注意!对刘备则是一如既往地赞扬的,没有朝代分期。

从唐末到北宋初,曹操形象越来越坏,到了北宋初期,官方对其评价已经好坏参半:因为,“安史之乱”到北宋建国,中国混乱了二百年。特别是“五代十国”皇帝就像是“砍韭菜一样”一波又一波,为此,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秩序、等级”观念愈发明显。更严重的是,北宋“以儒治国”文臣的权利非常大,因为对外部政权采取忍让,整个“强势阶层”都在从商,其国民思想变化是超前的。

为了构造“忠君思想”打造“忠奸观念”,从北宋初期到中期,统治阶层内部对古代历史、哲学等都进行过大辩论。不仅仅是曹操,包括晁错等历史人物在那一时期都有很大的变化。而比他们更激进的则是民间。到了北宋末年,曹操基本在民间曲艺故事、作品中就已经成为“枭雄”的代表。

从北宋到19世纪,曹操形象一直不好,虽然皇帝们还祭祀他,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评价都已经不好。特别是“拥刘反曹”观念非常明显的《三国演义》小说的出现。

《三国演义》作为元末明初的著作,罗贯中集二百多年民间曲艺的精华,将民间曲艺、落地文人小说进行了一次“升华式编辑”,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小说。

20世纪后,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儒家思想从圣坛跌落,“权斗思想”成为人们看待他们的主流思想,包括新版《三国演义》,但权斗思想太浓会把人变得卑鄙与傻

我们看新版《三国演义》里面的权力斗争非常多,在第78集开首节目中,刘备祭奠张飞一个不小心差点摔倒,旁边的人赶忙去扶。刘备一把推开,说了句,不用你服,没有你我还不能自立啦?

这句话吓得旁边的诸葛亮一哆嗦。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新版《三国演义》对于现在的民间主流思想是接受的。由此,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增加权斗思想,特别是大幅度增加了曹操这边儿的司马懿、曹氏兄弟的内斗情节。因为民众愿意看,为何不去做呢?

虽然,新版《三国演义》“讨好观众”的地方很多,对于“抑刘、捧曹、夸司马”思想有所展现。但是,从现在人们观看二者的频率、谈及频率看,老版《三国演义》的经典地位无法撼动。

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人们把历史过多的向“权斗思想发展”,虽然在有些人眼中符合历史,但在“大部分人的心理观”上是过不去的。人们总希望给自己带来希望,也希望让过去留下美好回忆。当你把人们的历史变得丑陋的时候,也许在当时会让人们心情快乐,但过后人们仍然会去寻找“美好”的。

把人想得丑陋是很容易的,例如题主所说的“四个字问题”,我不知道这个情节是出自电视剧还是小说,或是什么。但这四个字很显然不符合历史。只是怀着阴暗心理的人对历史、对文学的更深层次的阉割而已。

更重要的是,长期在“权斗”思想(包括宫斗剧)下的人就会变傻了。读历史、想问题都是从“权斗思想”出发,维护的只是自己的利益。那么,真的问题看不清、看不出,最终,赢得了权斗却失去了一切!这样的人就是傻。

干儿子与亲儿子的区别:英美德日百年关系谈

清朝轮船招商局效益不错,该感恩李鸿章还是国家、国民

查戈斯群岛200年殖民简史:英国拒绝联合国结束非法占领决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