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兰州府城隍庙(现在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简称隍庙,坐落在今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中段北边,是兰州道教正一派道士住持活动的场所,相传是兰州城隍庙中最早的一座,始建于北宋,历史上屡遭火灾,元、明、清历代重修。

「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隍庙是祭祀“护城保隍”之神的道观。据说,其他地方的城隍庙,大都不知是何许人,唯独兰州的府城隍庙不但有姓,而且有名,他就是“荥阳诳楚,身殉汉皇”的纪信将军。奉祀西汉赫赫有名的大将纪信为城隍,所建庙宇又名纪信庙,传说纪信先从刘邦起兵,为部曲长。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夏4月,项羽派兵围攻荥阳城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们精疲力端。刘邦十分焦急。纪信见情况危急,便对汉王刘邦说:“事急矣,距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纪信扮作汉王乘黄屋车,在东门传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皆呼:"万岁。”实际上刘邦在张良、陈平、樊哙、夏侯婴等数十骑的保护下,从西门逃往成皋。项羽见纪信向:“汉王安在? "信曰:“汉王已走矣。"项羽气极,下令将纪信活活烧死,因此纪信赢得了“汉代孤忠"的美名,刘那为纪念纪信救主之功,敕封为忠烈侯。

「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兰州府城隍庙,坐北朝南,建筑规模宏大,为四进庭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1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4730平方米。最南有“忠烈候”牌坊两楹,东西各建八角亭、旗杆,两侧为道院,由五进院组成。大门与戏楼之间为第一进,东西为看楼、钟鼓楼;献殿与正殿间为第三进,有国槐、侧柏各一株,东西为兰州六县(狄道州、河州、皋兰县、金县、渭源县、靖远县)城隍本主,长廊东绘纪信荥阳献躯救刘邦之壁画。西绘地狱图惨不忍睹。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中塑城隍像;正殿与寝宫为第四进,寝宫塑城隍夫妇坐像,旁有宫女侍奉;寝宫与后门为第五进,有假山、凉亭。可见当年殿堂巍峨,气象森严。

「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皋兰县志》载,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通省官绅捐资重葺,后两年始成,原为忠烈侯坊,牌楼由节园颜妃墓前的贞烈遗阡牌坊改建而成。大门三间,二门上为戏楼,内布享殿五间,又内正殿五间,又内为寝宫三间,最后为客堂三间,左右附眼光、痘症二祠,享殿左右为钟楼和鼓楼,享殿后面是正殿,左右长廊分列六属城隍、曹官祠四、山神土地祠二,其余长廊绘有纪信荥阳捐躯事为内容的壁画。

「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虽然隍庙是神祇,等级森严,府城隍庙管六州、县城隍,但民众除在这里烧香、卜卦,更多的是娱乐、品小吃、看热闹、说书、卖艺,小摊小贩比较集中。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春节期间,善男信女川流不息,香火鼎盛。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是城隍诞辰,照例要演戏,城隍要出巡行宫,道士及信徒组成庞大的队伍护送到龙尾山麓北侧行宫(今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的西北民院西侧山坡上),此俗几百年不变。

「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原来在城隍庙内还养有四匹骏马,专供城隍爷出巡时乘坐。由皋兰县专支粮草畏养,膘肥体壮。这些马常从马厩逸出,漫步于长街之上,择吃路旁摊点上的蔬、果、粮食,无人敢驱赶,如今日印度之神牛。

「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1956年改建为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拆除神像,移肃王府烈妃祠“贞烈遗阡”牌坊为城隍庙门。

「史话」兰州府城隍庙

文章来源《城关史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