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年后,在贺知章等人的推荐下,唐玄宗读了李白的几首诗,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便召他入宫,亲自对他面试了一番,然后下旨让李白到翰林院工作。李白大喜不已,终于有一展才华的机会了,认为只要努力工作,得到唐玄宗的认可,报国之志早晚都会实现。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流传深远的诗篇,虽然仕途非常坎坷,但他在唐朝诗坛上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白的祖先是凉武昭王李暠,与李唐皇帝同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是皇亲国戚。十五岁的李白,就已经创作了不少作品,并得到了众人的赏识。
后来,李白认识了一位武林高手,跟他学习了高超的剑术,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侠客的思想根植于他的内心深处。此后的多年间,李白仗剑走天涯,独自到各地游历,路上难免会遇到打家劫舍的盗匪,但依靠过人的武功,基本没有人能够伤到他。
但凡有些才能的人,都是心怀报国之志,想得到朝廷的重用,施展自己的才华,李白也不例外。开元十五年,27岁的李白迎娶了曾经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按照这种背景,得到一官半职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然而,李白并没能如愿以偿地入朝为官,乐观开朗的他,也难免有些闷闷不乐。
几年后,在贺知章等人的推荐下,唐玄宗读了李白的几首诗,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便召他入宫,亲自对他面试了一番,然后下旨让李白到翰林院工作。李白大喜不已,终于有一展才华的机会了,认为只要努力工作,得到唐玄宗的认可,报国之志早晚都会实现。
现实是残酷的,唐玄宗仅让李白为他写诗,美其名曰“御用文人”,虽然待遇很不多,但这与李白的期望相差甚远。他是个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为皇帝写诗并不是他的追求,一年后就找个借口辞官了,并且离开了京城,过着所向往的侠客般的生活。
几个月后,李白来到了齐州游玩,顿时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千古名诗《侠客行》,其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甚是霸气,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可以想象一下,李白虽然描写的战国时期燕赵的侠客,他们武功盖世,十步便能毫不费力地杀掉敌人,千里之内无人可挡。
其实,“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的后面的一句诗,不仅非常经典,而且写出了侠客的胸怀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即“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看似李白写的是古代的侠客,实际上他在抒发自己的内心,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后功成身退,不留恋功与名。有人认为,李白肯定是个顶级高手,也有人说,他只是幻想成为侠客,武功却不咋地,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