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科学竞技真人秀最强大脑宣布将于今年5月回归,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不过,曾在最强大脑中担任"科学判官"的魏坤琳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明确表示,不会参与新一季最强大脑的录制。

对于退出“最强大脑”的原因,魏坤琳直言,“最强大脑”是传播科学思想的良好但在参与了这么多年之后,他也感受到了这个节目的局限性。

比如,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节目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但只要人与人之间有竞争,就会产生利益冲突。作为一名科学家,魏坤琳不想干涉这些利益。

此外,魏坤琳目前的科研项目与载人航天有关,特别具有吸引力。魏坤琳还表示,他希望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并将在科研成果公布后与大家分享。

此外,“最强大脑”科学团队的许多骨干已经退出了这个节目,这也是魏坤琳选择离开“最强大脑”的原因。同时,魏坤琳仍然希望已经编排的录制能够继续下去,最强的大脑永远是一个对大家都有意义的节目。

尽管魏坤琳的离开给“最强大脑”的粉丝们留下了很多遗憾。但看到魏坤琳没有参与“最强大脑”的解释,很多网友还是表示赞同。毕竟,人各有志,要支持当事人的决定。

作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坤琳自2013年起担任最强大脑的“科学判官”。通过在节目中的睿智形象和犀利点评,魏坤琳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此后,魏坤琳相继加盟四季“最强脑”,吸引了众多粉丝。

与娱乐性的综艺节目不同,在传播脑科学知识的“最强大脑”中的许多环节可以称为智商竞赛,玩家之间的竞争往往需要更高水平的竞争。

但也许专业性太高了。在之前的许多比赛中,有人质疑“最强大脑”过于追求乐趣和知名度。许多表演违反客观规律,涉嫌“伪科学”。

魏坤琳的离去和这一消息,让众多“最强大脑”的粉丝纷纷讨论节目的公信力。而魏坤琳表示,科研团队的大换血很可能改变“最强大脑”的竞争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全新的“最强大脑”到底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