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建设广东特色“新师范”,助推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来,各地市与各大师范院校纷纷响应号召,为新师范建设实现提出切合自身发展需求与特色发展的主张与措施。

《新师范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尤其是推进全方位的“互联网+教师教育”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与重要一环。

笔者有幸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智慧课堂中旁听了一节应用了智慧课堂系统、智慧录播系统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汇报课,就其中信息一代“95后”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尤其感到鼓舞与振奋。

自坚持“四个回归,以本为本”的《成都宣言》提出以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培养的重镇,始终以本科教育、尤其是本科师范生教育放在第一位,在本科师范生教育中应用智慧课堂系统,直接关乎激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围绕创新精神、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而其中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为第一关注点,更可兼顾考察被称为信息一代的“95后”师范生是如何看待技术与教学进一步交融的关键。

笔者旁听并记录了本次汇报课的全过程,本节课课程主题为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分类》,应用了奥威亚录播系统,青鹿智慧课堂系统,应用了学案、分组教学等教学法,汇报授课教师为小学教育(数学方向)大三学生,整体效果令人满意,其教学流程如下:

1、以强课中交互带动课堂气氛

授课使用青鹿智慧课堂于本课程,在讲授课环节,其带有一定的课堂交互技术如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随机挑人、抢答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本节课为小学五年级的课程,鉴于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随机挑人可在较短时间使学生注意力回归课堂,而抢答与分组教学的互相配合,更可激发学生的组间竞争意识。

2、随堂检测即时掌握学情

授课教师在旧知回顾、课中讲练、小组探究与巩固练习环节皆以青鹿智慧课堂“随堂测验”功能下发各种类型不一的题目以支撑教学的进行,随堂测验的优点在于可即时在学生的回答中作出学情分析,使教师对学情的把控更加有效与有根据,使因学定教这一原则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笔者多次观察到授课者在查看学情后对整体教学进度的推进作出调整,这在没有学情分析数据支撑之前是难以实现的。

3、分组技术支撑下的合作学习

笔者观察到在本节汇报课中的分组是基于分配组员不同角色进行的分组教学,基于组员角色分配的分组教学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合作学习分组技术与“无领导小组”角色策略的延伸与优化,教师在个性化学情分析的支持下考察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学生自我意愿、兴趣及需突破培养点,分出各个基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的合作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为组内成员或指定、或选出、或鼓励自荐如“组长”、“记录员”、“陈述员”、“时间警示员”、“纪律保持员”等不同的组内角色,发展了学生如团队合作、自我表达等的非认知能力。

笔者观察到,在对待智慧课堂产品上,本课授课者更为开放,接受产品培训时间更短,功能运用更熟练,更多样与更高效。

而在进一步观察其教学设计、学案与教学课件后,笔者观察到一个与存量学校中任教教师更大的差异与不同,本课授课者在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教育产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智慧课堂、智慧录播等一众教育信息化产品以工具属性在课堂教学情境中产生改变的根本要素,课堂革命,很可能就是在智慧课堂产品在教授群体大规模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产生。

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理论来源自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 2005 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的。从2005年开始,国内外学者对TPACK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对于TPACK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TPACK 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四个复合要素,即:

  • 学科教学知识(PCK)
  • 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
  • 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
  •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SCK)

对于“信息一代”的“95后”而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课堂交互等技术仿佛如水和空气一样,网络更加是触手可及的基础公共资源。教学知识或是内容知识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生交融本就是理所当然知识,制作ppt比用粉笔板书更为自然的他们,从小接触信息技术的他们,是真正的信息一代“新师范”。

以智慧课堂推动本科师范生课堂教学改革,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的全面课堂改革创新,在其中我们只有坚守教育教学的大原则,包括:

  •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坚持师生互动交流
  • 坚持以学为中心
  • 坚持创新导向
  • 坚持教无定法
  • 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

唯有坚持以上几个大原则,才能使“创新教学法”真创新,智慧课堂真智慧。

本文转自公众号:智慧课堂研究。智慧研究院围绕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需求、聚焦教育信息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战略与应用对策研究。关注智慧研究院,未来智慧研究院将为大家分享更多精彩课例,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观点共同探讨。

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课堂,挖掘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分享你最关注的热点话题。欢迎关注公众号:青鹿教育(ID:qljy_20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