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明确2019年广州初中、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工作的通知》,一起来看看今年的特长生招生学校,招生范围,人数!

想报考特长生的同学, 要注意啦!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

艺术特长生工作安排表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招收

体育特长生计划表

省市属学校

越秀区

荔湾区

海珠区

天河区

黄埔区

番禺区

白云区

从化区

增城区

花都区

南沙区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招

艺术特长生计划表

向上滑动阅览《通知》全文

各区教育局,市招考办,局属中小学,广东实验中学、华师附中: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穗教规字〔2018〕3号)《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2019年至2020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工作意见〉的通知》(穗教规字〔2018〕5号)要求,现就2019年广州市初中、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工作予以明确,请严格遵照执行并认真组织实施。

一、招生学校

命名为2016-2019年度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具备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初中、普通高中学校,可以且必须招收相应项目的体育特长生。命名为广州市艺术重点基地学校、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具备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初中、普通高中学校,可以招收相应项目的艺术特长生。市教育局重点扶持的体育或艺术特色学校,经市教育局同意可以招收相应项目特长生。

二、招生指标

根据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体竞〔2012〕48号)要求,命名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初中学校、普通高中学校每年招收的传统项目体育特长生的数量不少于本校招生计划数的2%。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不超过所在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5%,各初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指标由各区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本区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省属、市属初中学校特长生招生指标按市教育局招生计划执行,不计入所在区特长生招生指标。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市教育局明确的招生比例执行。

具备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广东省、广州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可招收足球项目特长生,招生指标纳入学校年度特长生招生总数。其中,初中学校足球项目特长招生比例不超过本校招生人数的3%。符合上述条件的普通高中自行确定是否招收足球项目特长生,须向社会公布,招生人数纳入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指标。

三、招生范围

(一)初中特长生招生范围:因市重点扶持项目组队需要,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排球特长生,广州市第三中学面向全市招收毽球特长生,广州市第七中学面向全市招收艺术体操特长生,广州市铁一中学(本部)面向全市招收健美操特长生,广州市第五中学面向全市招收足球特长生,广州市第四中学面向全市招收民乐特长生,广州市执信中学面向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和白云区(仅限水荫路校区)招收艺术类特长生,其他公办初中不得跨区招收特长生。

(二)普通高中学校特长生的招生范围按照穗教规字〔2018〕5号文件明确的范围执行。

五、报名条件

(一)基本条件。

初中、普通高中招生必须分别符合穗教规字〔2018〕3号文件和穗教规字〔2018〕5号文件规定的条件。

(二)体育特长生。

获得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含市教育局委托广州市学生体育艺术教育协会承办的)的广州市级以上(含市级)体育比赛个人或集体项目前六名者,或区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前三名者(初中体育特长生可放宽至前六名,具体名次由各区教育局确定);或参加地级(市)以上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或参与主办)的比赛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含二级)标准者。

(三)艺术特长生。

获得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国家、省级、市级各类艺术专项比赛三等奖以上,或区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艺术专项比赛二等奖以上,或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小荷风采”少儿舞蹈比赛铜奖以上,或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铜奖以上,或国家级、省级体育舞蹈赛事个人前6名以上,或其他大型国际比赛获奖的个人或集体项目获奖者(初中艺术特长生需为银奖以上,并由学校招考组与区教育局商定;高中特长生需为金奖以上并经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确认),或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入团满一年以上团员且代表乐团参加正式交流演出(必须出具团员证明和演出证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项目含京剧、粤剧、古琴、剪纸等,教育部门没举办相关比赛的艺术活动,如个人艺术水平突出者,可由本人申请、所在学校认定后给予推荐,按程序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定。

(四)获奖证书有效期。

初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报名条件中,比赛获奖证书有效期为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

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报名条件中,比赛获奖证书有效期为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

五、招生程序

(一)初中特长生招生程序。

初中特长生招生在小学毕业考试前进行,基本程序包括:各区教育局和初中学校公布特长生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学生报名,报名资料认定,组织专业测试,拟录取特长生名单对外公示,办理相关录取手续。

公办初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时,只能进行体育、艺术方面的技能测试,并按学生的体育、艺术方面技能测试成绩录取,不得进行其他内容的选拔性测试;对获得体育、艺术特长生升学资格的学生应同时在招生学校和毕业学校公示。

(二)高中特长生招生程序。

1、报名办法

网上申报。中考报名期间,凡符合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条件且需要报考的考生,必须在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考服务平台”,网址:http://zhongkao.gzzk.cn/)填报获奖项目、获奖等级和证书等级等相关信息。每名考生只能报考1所对口项目的招生学校,招生学校必须按规定的体育、艺术项目进行招生,否则不予办理和审批。

提交审核材料。考生在中考服务平台打印《广州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报名表》(以下简称“《特长生报名表》”),连同相关获奖证书或等级证书原件与复印件自行前往报考的特长生招生学校报名,提交全部审核材料。

2、特长资格确认办法

招生学校成立由学校分管校长、经办部门、体育科、艺术科等联合组成的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本学校各项特长生招生工作。招考组以特长测试确定特长生入围资格。

招生学校收到考生报名资料后,指派专人负责在中考服务平台对考生填报的获奖项目、获奖等级和证书等级信息与提交的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核验,并录入审核意见。通过审核的特长考生,由招生学校统一组织进行特长测试确认。

招生学校完成全部网上审核后,在中考服务平台打印《广州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申报名册》(以下简称“《特长生申报名册》”,一式三份,市招考办、区招考办、学校各一份),并在《特长生报名表》上加具意见,连同考生的获奖证书或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集体项目证书由学校统一存档的,可提供复印件并由学校盖章确认与原件相符合)等有关材料上报各区招考办(中教科)(以下简称“区招考办”)。

根据属地层级管理原则,各区招考办负责本区招生学校(含省、市属学校)报送的有关材料的复审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在中考服务平台录入审核意见。审核结束后将证书原件退还招生学校,并在《特长生申报名册》上签名盖章,连同考生的获奖证书、等级证书复印件等申报材料报送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审批。

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对所有申报特长生的资格进行审批确认。

各招生学校、毕业生学校各自在中考服务平台中打印本校通过审批确认资格的特长生名单,并在学校公示栏公示,市招考办在广州招考网同时公示全市体育、艺术特长资格生名单。

3、录取办法

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各招生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校所在区任意批次或全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作为本校特长生的投档线。

填报志愿时,经审核具备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必须在本人具备特长生资格的学校统一录取的招生首批次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其余志愿则由考生自行选择填报学校。不在招收特长生学校的首批次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特长资格生,投档时将按普通考生的录取规则进行投档。

投档录取时,将根据具备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所填报志愿次序,按学校招收特长生的计划数和该校特长生投档线进行投档录取。对符合条件并已投档的考生,招生学校必须予以录取。凡已录取为特长生的考生,不能再参加其他学校的录取。未被录取为特长生的考生,根据其普通学校志愿顺序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参加其它学校的普通生录取。

六、工作要求

(一)请各区教育局和省、市属学校将学校招收特长生工作方案于4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备案。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各区教育局和省、市属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招生学校、项目、指标(名额)和范围,初中特长生招生比例原则不得增加。跨区招收初中特长生的学校,其招生时间由学校与相关区教育局联系落实。省属、市属学校招收初中特长生时间安排请与相关区教育局协调保持进度一致。

(二)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必须组织术科专业测试进行考核,确保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质量。特长生招生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一律不得进行其他内容和书面形式的文化学科测试,对违反规定者要追究责任。确定录取体育、艺术特长生名单前,需分别在招生学校和毕业学校公示一周。市教育局将适时对各区和学校特长生招生工作进行抽查。

(三)已录取的体育、艺术特长生须与招生学校签订《特长生管理协议书》,协议书各款项由招生学校根据自身要求规定,特长生须严格履行协议条款参加训练和比赛。招生学校要为招收的每一位特长生建立成长跟踪档案,以考核特长生三年期间培养成果。各招生学校要逐步完善对特长生的培养机制,探索开设校本特色课程、选修课程,提高训练水准,带动校园体艺氛围,推动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和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来源:广州市教育局

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通知文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