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腾讯CEO 马化腾表示:“腾讯将帮助各地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希望腾讯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的组成部分。”

而就在上周,腾讯公司与重庆客运索道签约,开启了腾讯与重庆智慧交通领域的合作。这让重庆的“先乘车,后付款”的出行方式变成了现实。

为此马化腾先生特地来到重庆长江索道,为西南地区首个使用腾讯乘车码的公共交通工具打 call 。在 索道入口处,他 将二维码靠近索道入口的闸机,仅用 0.2 秒的时间就入闸成功。

据门罗公园了解,从今天9月份开始,马化腾先生就为建设智慧交通四处奔走。广州、青岛、合肥、济南等城市已经上线了腾讯的乘车码,交通场景移动支付的创新无疑会给市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近几年以来腾讯一直围绕着连接一切下功夫,交通场景与智能相连,这一阶段性成果的迅速落地无疑也会加快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这也是腾讯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深度思考。

上海地铁携手阿里,落地首个 AI 地铁城

另一边,就在前几日,上海地铁携手阿里,欲打造首个AI地铁城。上海作为拥有全球最长的地铁里程的城市,一共有 17 条线路, 367 个站点,充满了来自全球不同语言的人。全天都处于拥挤状态,无论是购票难度、还是等待进闸,都将花费人们大量的时间。

在采用阿里云的语音购票方案后,每个人走进售票机,对售票机说要去的地方,售票机就能向乘客推荐最近的站点,乘客扫码或刷脸即可完成支付,这大大缩短了购票时间。

除了语音购票外,上海AI地铁城又运用了阿里的“刷脸进站功能”。在新型的进闸机上有一块屏幕,乘客经过屏幕后,几乎不需要停留即可进站。这全依托阿里云的人脸识别功能,它可完成面部识别,开启闸机,供乘客通过。

此次除了语音购票和刷脸技术,另一项技术则是基于机器学习、视频识别的智能客流分析系统 。

该系统能够替代肉眼,观察车站的客流速度和拥挤程度,并结合外部因素,对客流量进行预测,帮助工作人员引导和疏散客流,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应急调度,保障乘客的安全。

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完成测试,未来都将应用于上海地铁,相信不久后上海市民就能享受到智慧交通所带来的便捷体验。

门罗小编:

智慧交通新技术迅速在国家中心城市落地,也更容易带动周边城市的公共交通朝着智慧化转型。无论是政务、民生、交通等多个维度,都将逐步形成经济辐射->技术辐射 -> 产业辐射的效应。

在为市民提供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将推动城市朝着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这也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内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