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存银行,可以生利息;道德“存”银行,衍生出来的“利息”可是无价之宝。这不,自打胶河生态发展区张家庄村在我市成立了第一家道德银行,村民们的收获可是不小。

尽管天空飘着小雨,11月5号一大早,胶河生态发展区张家庄村61岁的张木林早早地出门了,今天他要和其他村民代表们一道,给全体村民们一个月以来的所作所为打个分。这个分数,可关系到村民们的道德“存款”。

胶河生态发展区张家庄村村民张木林说:村里的道德银行成立一个月了,通过评分,好的积分,不好的罚分,村里定了这个项目就是年底奖罚。

张木林所说的道德银行,是张家庄村两委为了全面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而找到的“法宝”。“道德银行”以“培新风、树正气”为切入点,引进农村积分制管理,对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勤劳致富、敬老爱亲等9个方面40个细项进行量化,一月一打分,一月一公示,分数以道德币的形式存入道德银行,并作为评先树优的条件和依据。

胶河生态发展区张家庄党支部书记张新喜说:咱对每件事、每个人干了什么都说明白了,由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一共十八个人组成的打分评议小组参与打分,按照行为规范的评分标准看是否合理。打完分以后,接着现场公示,确保打分公开透明。

在张家庄村道德银行台账公示表上记者看到,每位村民做了什么好事,加多少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记者了解到,在张家庄的“道德银行”中,村民有专门的道德本,每家每户设立道德页号,对尊老爱幼、拾金不昧、捐款帮助、义务打扫卫生、孝敬老人、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进行逐一登记。左邻右舍也可对发现的好人好事向村监督委员会反映,相关负责人经核实后进行登记公示。在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如今在张家庄,谁家榜上没有积分,都不好意思出门。

张木林说:通过这个道德银行,村里一月一公示,村民素质提高了,邻居们看着态度各方面正气树立起来了。我自己就先带头把卫生收拾好了,就想着自己先做个榜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