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选校List有几所大学?

论坛里看到一位“极端典型”的家长,

想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发帖的楼主是一个“家有高考生”的家长。

像其他普通家长一样,大人孩子齐上阵,积极备战大学申请;孩子也像同龄人一样,专业选择很迷茫,不确定是学习传媒/传播学,还是学心理学,或者商科也不错,其实理疗康复也很好……

于是,他们啪啪啪列出了一份包含24所大学的选校名单…

当这份超长 College List 送到升学顾问眼前时,顾问“疯了”,向家长明确表示:学校太多,必须缩小范围!然鹅,家长很不开心:申请这么多学校有问题吗?我们只想申请每个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有错吗?

至此,

我想说:有问题…

递交24所大学申请,难道不多吗?

工作量+压力+质量

为什么把他们仨放一起?因为这三个交织在一起,并行存在。二十几所大学(即使使用Common App、CAAS等网申系统)的要求对于任何一名学生来说,都是压倒性的大工作量高压力不能保证质量,学霸也不能避免,最高效的方式是把这三个要素平衡在最佳位置。当申请人工作量增加、压力飙升,申请材料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此外,我们处在一个“报考兴趣度”可以影响录取的时代。一份24所的选校名单,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向每所大学“表忠心”吗?不如筛选出一个长短合适的 College List,更好的向每所大学传达出喜好,让招生官感觉申请人9月份会出现。

专业变化

在美国大学,超过50%的学生换过专业。高中毕业时的预期专业真不算什么,超过80%的学生会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帖子中的高中生有不同大类的4个专业兴趣,有目标是好事,但也许他在申请中或录取后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尽管,专注于每个专业的“领头羊”大学有一定道理,但选校并不是只看“排名”就OK的,位置、规模、校风…都是考量之一。

如果说一个学生对某个学术领域非常非常感兴趣,那么关注更多的不应该是:大学提供什么课程?有没有实习推荐?有没有国际交流机会?教授满意度高不高?最近三年的毕业生去向情况?

只关注每个想学专业的“高排名”绝对是一个坏主意,削减选校名单是为了有更多时间查阅上述问题,更是为了在一个能感受到幸福参与度的大学里渡过四年。

申请费用

关于申请费,真的很贵啊,美国大学申请费60—80美元之间,平均一所70刀,那么就要花1680美元…申请前期的考试费用、材料邮寄费用,当然,如果有钱不在乎,这一条就当我没说…

其他

发帖的家长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份24所学校的 List 会让升学顾问生气,因为这份 List 也给College Counselor带来沉重的工作量,升学顾问要发掘学生潜能、正确评估各项升学指标、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进了Waitlist,升学顾问的积极作为会带来很大影响。

我想说,申请24所有点贪婪了。一所大学的一篇300字补充文书,可能要反复修改八九次,二十几所耗费的精力可以想象一下(有个孩子申请8所大学,写了19篇Essay)…不知道这位家长的孩子是不是也同意这份 College List?他想黏在书桌旁,无休止的写essay吗?

如果想学专业的竞争非常大,招生过程非常严苛,或者自己的成绩、背景并不突出,那么多考虑一些学校,至少保证被一所大学录取。但,个人认为8-12所足够了。

今日话题

你对申请24所大学怎么看?

@Lindagaf:这位家长太不现实了,她不知道申请这么多学校需要做多少工作!

@Apollo16B:我去年申请了15所大学,工作量确实很大,但过程很有趣啊,不能想象一个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经历怎样焦虑。

@El-Cee:有时候是合适的,比如音乐剧、表演、舞蹈…这些专业收到成千上万的申请,只录取人数很低,所以为了获得1-2个录取,申请24所是合理的。

@Otterma:同楼上,还有一种情况:如果24所里面有9所加州大学,或者6个UC加6个CSU,这种情况不罕见。对申请费没意见,就万事大吉~

@twoinanddone:难道没有人觉得,家长低估了被拒绝16次的严重程度吗?即使收到8所录取offer,被天天说“你不适合我们学校”,也会怀疑人生…

推荐阅读

2018赴美留学报告,36万中国学子贡献139亿美元!

世界各国顶级大学的学费!有的不要钱,有的读不起!

【美国留学中心】最齐全的美国留学资讯,最扯的美国新闻吐槽,最有用的留学攻略,为留学生和即将的留学生答疑解惑。

微信ID:usagogogo

投稿地址:[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