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阻击战中的张自忠

守土有责 不让分寸

张自忠将军审时度势,以其惊人的胆略和智慧,巧妙地发动了三次反攻大战,歼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也收复了许多的失地,但能否守住阵地,确保临沂城免遭沦陷,却是一场生死考验和意志的体现。

先以3月16日的战事为证:当时日军汇集全部主力再加上莒县增援而来的千余兵力,在大量飞机重炮的掩护下向张自忠部实施反击,同时又对张自忠部的后方刘家湖等地发起猛攻,双方随即在沂河两岸展开了惨烈的混战。彼此的战线犬牙交错,形成了逐村逐屋争夺的拉锯战。

防守茶叶山的第三十八师第二二五团七连全部阵亡;在茶叶山以南,防守崖头阵地的两个连仅剩官兵数十人;在崖头的南面,刘家湖阵地被日军三面包围,两个营的中国官兵反复冲杀,刘家湖数次失守又重被夺回,最终预备队及时赶到才稳定了阵地。此战,张自忠部伤亡高达6000余人,两个师的连长和排长几乎全部易人,营长也已伤亡过半。

晚上10时,张自忠部再次向正面日军发动了猛攻,各部逐村攻击。他们先投掷手榴弹,然后冲上去近距离肉搏。日军无法支撑,逐村后撤,之前丢失的主阵地被张自忠部一一夺回。三天之后,日军于拂晓重新发动反击,在沂河东岸一个名叫李家五湖的村落,一个营的中国守军被日军包围,中国守军虽弹尽仍不退,待增援部队抵达后,这个营已无一人幸存。愤怒的增援官兵猛烈追杀正在撤退的日军,仅被杀死在村外草丛中的日军就有300多人。

再以刘家湖阵地争夺战为例:由于刘家湖是日军前线补给中心,堆积着大量军用补给品,所以日军集中精锐部队死守此村!主攻的二二八团派一个精锐排乘着夜色突袭,冲入刘家湖消灭日军哨兵,然后以一个主力营冲入刘家湖。日军措手不及,乱成一团,但很快稳住阵脚,以每座房子为单位死守。二二八团其他几个营也顺势攻入,同时使用所有的迫击炮、手榴弹、枪榴弹,对准日军固守的每一座房子猛烈轰击,将日军压缩到村西北角。

另外,张自忠及时派遣二二五团增援二二八团,随后这两个团齐心协力,猛打猛攻,激战到次日凌晨3点钟,阵地皆失而复得,反复争夺达三四回合,战况极其惨烈,最终将刘家湖的日军几近全歼,仅有少量残部突围逃走。刘家湖的湖水也被鲜血浸染,尽皆变红。在刘家湖被攻击的同时,日军从汤头连续四次派兵增援,均被负责阻击的五十九军部队击溃。

仅仅一夜的战斗,二二八团原有2000多人,战后仅剩1000多人,战斗兵员损失了一半以上。二二四团也伤亡近半,营长冯运申中弹受伤,由于军情紧急,他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到战斗结束,期间差点中弹送命。战后,冯被提升为二二六团团长。

此时的日军经过增兵,仅仅第一线攻击波次就有4000多人。而张自忠部队在第一次临沂保卫战中伤亡达6000余人,此时元气还没有恢复。此消彼长,优势转向日军一方……

坚守阵地的五十九军官兵

最后再看五十九军三十八师和一八0师的战场状况:3月25日两个师先后与日军遭遇。日军再次措手不及,五十九军连续攻占桃园、三官庙、南北道、古城等阵地。26日,日军以主力部队迎面猛攻五十九军的三十八师,该师由于之前战斗伤亡太大,连预备队也已用尽拼光,黄维纲师长向张自忠汇报了战况。

张自忠说:你们要坚决顶住。我们确实困难,但日军更困难。要坚持最后5分钟!我已派出一八0师分兵支援你们,不久就能赶到。黄维纲忍不住说:问题是正面部队伤亡太大,真的已经顶不住了,我这边实在没有人可以往前线调了,恐怕是等不到一八0师赶到!张自忠大怒,厉声喝道:没有人吗?为什么你身边还有人说话。黄维纲师长一气之下用力挂了电话,将身边的卫兵和大部分文职人员全副武装起来,由他亲自带领急奔第一线增援。

这边张自忠虽然训斥了黄维纲,但他知道黄作战勇敢,性格又非常沉稳,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说这种话,看起来他真的顶不住了!

张自忠放下电话,命令自己的警卫手枪营,配合六七六团二营立即跟着他出发,张自忠亲率这支部队赶到了三十八师阵地。在增援的路上,日军发现似乎有个高级军官在前方,立即调动火炮猛烈轰击,张自忠身边瞬间被炮弹覆盖,但他坚定沉着,继续用望远镜观察日军阵地,并指挥部队利用炮击的间隙跑步增援。三十八师官兵士气大振,高声呼喊着:军长都冲在最前线,我们还怕什么,一定要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皆置生死于度外,义无反顾地冲向日军。

就这样,五十九军稳住了阵地!

威丧敌胆 功盖天地

张自忠将军检阅天津保安队

张自忠注重军纪、治军严厉的风格极为突出。遇有违反军纪者,他初则说服教育,再则严厉训斥,三则军棍伺候。正如士兵们在歌谣里所唱:"教你学好不学好,鸭嘴军棍挨上了。"后来,因张自忠对于违反军纪的官兵常说一句口头禅:"看我扒不了你的皮!"于是,他被官兵们冠以"张扒皮"的诨号,全军上下无人不晓。

张自忠深知"治兵先治心"的含义和"恩威并用"的真谛。他爱兵如子,严中寓恩。以打军棍为例,张自忠并不是遇过即打,滥施棍杖,而是讲究轻重分寸,实行"八不打",即:有病不打,盛气不打,盛暑不打,饭前不打,无恩不打,罚过不打,夯兵不打,不知不打。

张自忠曾严惩过克扣兵饷的营长,开除过调戏妇女的堂弟,为生病的士兵献过血……他还曾两次枪毙过贴身警卫孙二勇。二勇追随张自忠多年,并为他挡过子弹。当部队行军至鲁南途中,夜宿田各庄时,二勇竟然乘机强奸了一名民女,张将军忍痛下令将他就地枪决。但因行刑士兵连开两枪均没击中要害,二勇侥幸逃生。伤愈后,二勇忠心不改,辗转多地,终于在台儿庄找到了部队,仍执意继续追随张将军。然而,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张自忠仍再次挥泪下令处决了二勇。

由于张自忠治军从严,爱兵如子,所以五十九军的官兵也以敢打能拼而闻名军中,就连日军也刮目相看。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五师团可谓是日军的一支精锐部队,曾以区区几万人的兵力,一举击败了中国山西晋绥军20多万的主力,也曾让山东韓复榘的十万大军闻风而逃,溃不成军。但却被张自忠部牢牢地钉在临沂城下,拼尽全力也难越沂河之水,并三次被五十九军的全线反攻击败溃退,且伤亡惨重,以致于板桓羞愧难当,几欲剖腹自杀。

日军骑兵部队溃退

此战张将军的部队伤亡也很大,赴临沂时曾拥有2.2万多人,战后的三十八师仅剩5000多人,被迫缩编为1个旅;一八0师相对较好,余下来的也只有8000人。而庞炳勋第三军团仅剩1000多人还能作战,加上后勤官兵,总数也不到3000人,该军团伤亡了整整1万人。虽然国军以伤亡总数近2万人的代价,歼灭日军6000余人,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已经是极为了不起的战绩了。

1938年4月18日沂河两岸之日军,会同从青岛调来的6000援军,第三次全线围攻临沂城,以夺取台潍公路南段控制权。自午夜起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对守军阵地发起全线进攻,至19日晨,城西十里堡、韦家屯、八里屯一带阵地被敌摧毁。守军誓与阵地共存亡,与敌短兵相接,展开肉搏,反复争夺,损失极为惨重。晚,固守城西水田村的十三师朱旅与敌激战竟夜,争夺阵地多次,伤团长1人、营长2人,全旅只剩官兵300余名。

19日,日军集中炮火与飞机联动,狂轰滥炸临沂城。10时许,西北角城墙被炸毁数处,日军遂攻入城内。守城之四十军李旅与保安二团据城东南部与敌对峙。外线张自忠部两路出击,一路向城西北义堂村一带敌军进攻,一日肉搏六、七次,伤亡惨重;一路向大岭、小岭之敌侧背出击,在一团长带领下,冲入敌阵,短兵相接,以死相拼。

日军向临沂城发动进攻

第五十九军为解城破之危,一面派三十八师努力收复友军既失之城关,一面令十三师主力右旋向八里屯、韦家屯进攻,以取夹击之效。敌军则全面从西面攻城。12时许,张部之十三师朱旅沿城北攻,颇有进展。但因城垣被敌占据,遭敌内外夹击,伤亡十分严重,守城部队后援无继,补给中断,已是无力支持再战。

是役李旅之二三一团伤亡千余人,保安团亦伤亡数百人。

4月20日晨,临沂守军做战略转移,庞军团长下令放弃临沂城。数百名伤兵宁死不做俘虏,在南关美国教堂医院稍事包扎,便乘夜疏散到南部麦田,许多重伤员皆壮烈牺牲,暴尸旷野。到了割麦子的时候,麦田中到处白骨累累,惨不忍睹。

21日晨5点,国军各部到达指定地点:五十九军转移至城西南峰对口、黄店一带对敌游击;四十军调江苏沛县休整,并对微山湖警戒;专员张里元率领保安团余部进入县西南山区游击。

至此,临沂城终陷敌手。日军以伤亡逾万的代价打通了台潍公路,但却为时已晚。台儿庄战役已于4月7日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结束。

正义之战必然会得到广大民众的全力支持,临沂老百姓踊跃支前,男女老幼冒着炮火给中国守军担水送饭,搬运枪弹,克服万难,从未中断。当时从临沂到江苏新安镇的公路上,运送伤员的担架日夜兼程,络绎不断。充分体现了军民同仇敌忾、血战日军的英雄气慨。

运送伤兵的沂蒙乡亲

临沂之战成就了张自忠抗日名将的英名。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将军回忆临沂之战时,说:"此次临沂之捷,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奋勇赴战之功,实不可没。"白崇禧将军回忆临沂之战时也说:"张将军在徐州会战之临沂战役,与庞炳勋将军将敌精锐第五师团击溃,减轻徐州会战之压力,使台儿庄获得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于战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

张自忠将军受到了当时民国中央政府的明令嘉奖,1938年4月擢升为二十七军团军团长兼第五十九军军长,10月又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旋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从此,张将军驰骋抗日疆场,与日军浴血奋战,直至殉国于宜城境内十里长山,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周恩来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追赠二级陆军上将,葬于重庆梅花山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爱国,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展;爱国,又像一束阳光,照耀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体,砥砺到每一名中国军人的心间;爱国,永远是中国军人的精神底色和时代名片。张将军的爱国壮举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进!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全文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