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局出生在大山腹地的小山村,父母爱山养山,靠山吃山,至老也未离开过大山。家有兄妹四人,排行老三,自五岁被照看他的大哥领进小学一年级教室后,一呆就是三年,先后陪伴了大哥、二哥,最后又和妹妹一起复读一年级,直到九岁才升入小学二年级。此后磕磕绊绊地上到小学五年级,便摊上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辍学后的马局放牛牧羊,砍柴割草,钻山下河,能吃疯长,虽然学识日不见增,力气却越来越大,个头也蹭蹭窜高,转眼就出落成一个令人刮目的英俊少年。

十八岁时,马局应征入伍,从大山深处一步迈入了沿海城市,成为一名部队后勤战士,被分配到机关招待所服役。部队后勤工作,服务一线;琐碎繁杂,难遂人愿;累死好人,吓倒懒汉。尤其是招待工作更要心细脑勤,精明强干,手疾眼快,勤俭清廉。马局先是干采购,后是当职员,虽然文化不高,但却踏实能干,脏活累活抢着做,危难险重冲在前,工作不惜力气,出力不怕流汗,帐码清楚准确,服务周到规范,深得首长们的器重和青睐。马局天生木讷寡言,性格内向腼腆,大事从不轻率表态,小事多是礼让同伴,乐于助人解难,勇于吃亏忍怨,深受同志们的好评和喜欢。入伍三年,多次立功受奖,并被提升为军官。因招待所的官兵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军地混杂,常常一茬压着一茬换,唯有马局无悔无怨,一干就是十几年,最后官至副所长的职位,成为所里的元老和骨干。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部队大裁军的关健时期,适逢家乡市里的主要领导,前往马局驻守的沿海城市考察。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马局分外兴奋,极尽地主之谊。慕名而来的领导住进了部队招待所,受到了马局的热情款待和周到服务,并被马局的真诚言行所打动,临走时郑重承诺:马局转业回家乡工作时,将给以妥当安排。不久马局便以副团身份转业回乡,被分配到市直某局任副局长,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之旅。

马局下车伊始,就接手分管后勤、办公室工作,与时任办公室主任的牛科成为自然的上下属关系,二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彼此热切地走进了一段文武搭档、粗细相融的蜜月期,联袂演绎了一桩桩令人啼笑皆非的精彩故事。

马局系行伍出身,不通文墨;性格豪放,脾气爽朗;说话直来直去,办事雷厉风行,待人大大咧咧,作风果断粗犷,行为不拘小节。牛科则舞文弄墨,咬文嚼字;性情呆板,隐而不发;说话拐弯抹角,办事瞻前顾后,与人争长论短,作风优柔寡断,行为另类乖张。二人因职业的缘故,都有好酒贪杯、热衷交际的共性。他们为了增进了解,加深情感,常常成双入对地赴酒局,下馆子,携手并肩地奔波在酒场饭局之间。还时不时地在家中小酌慢饮,尽兴而醉。不喝酒时,多为牛科侃侃而谈,指点江山,马局则洗耳恭听,神情专注;酒至半酣,转由马局高谈阔论,忆昔抚今,牛科则频频点头,随声附和。牛科心细手勤,时不时地掏出小本习惯记上几笔,以便吃透马局的思路,摸准其工作的脉搏,因此牛科给马局写讲话稿时总能得心应手,一蹴而就。马局也从不细看多改,而是信任满满,每每登台讲话,都是随用随掏,照本宣科,却常常因酒后失态,误将牛科写的括号一并读出,招惹得听众窃笑不止,议论不断,流言飞语,笑料连连。

就在牛科改任宣传科长的当天中午,二人又对饮交杯,借酒释怀,因各怀心事,难以言明,以至情绪郁闷,不胜酒力,几杯烈酒下肚,均感头重脚轻,言行迟钝。下午召开员工大会时,主要领导偏又安排马局宣布任职命令,马局强打精神,醉眼朦胧,一目十行,口齿不清,竟将牛科的职务任命漏读,一时会场哗然,嘘声一片,主要领导当即重新公布,才将会场局面稳住。此时的牛科情绪激动,按捺不住,举手示意,请求发言,被早已惊醒酒的马局扯到自己的办公室内。牛科眼看着生米煮成熟饭,只得声情并茂地诉说着自己的辉煌政绩,极力为即将就任的宣传科争权要利,直说得口干舌燥、嘴冒白沫时,马局才深沉地吐出了四个字:"是得说说,"便打住不语。牛科得此真言,融会贯通,接着便在召开的中层干部会上演绎了一出要权的小品直播。会后马局懊恼地批评牛科:"我让你去找领导说说,你怎么跑到中层干部会上胡咧咧,这回咱俩是真整砸锅了。"牛科却不服气地说:"这样说说效果更好,影响更大,力度更深,更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后来牛科年届退休,期望着到点前能晋升为副调研员,便借故来到马局办公室,详述自己的工作政绩和提拔优势,以取得马局的同情支持。马局耐心听牛科倾泄了两个小时的苦水,才淡定地看着牛科,又一次深沉地吐出了四个字:"是得找找。"牛科如获至宝,立即付诸行动,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跑官要官壮举,骚扰得领导连正常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于是马局又亲自出马将牛科带回办公室,厉声训斥:"我让你找找,不是这么个找法,我本意是让你跑跑,你懂得跑跑的意思吗?"牛科长似有所悟地回答:"我回去再领会领会,先找准感觉再去跑跑。"马局再次深沉地缓缓开导:"跑跑可以去家里跑,也可以去办公室跑;可以空着手跑,也可以有所表示地跑;总之要跑得有效果,有力度,跑得领导心甘情愿地为你帮忙出力。"牛科回家后彻夜未眠,奋笔疾书了一个牛跑跑方案,列出了所跑人员的名单、所需费用的数目,挨到天亮,方才小心冀冀地呈交给老婆大人审批,却被怒不可遏的妻子断然否决,并把方案撕成碎片,这才彻底打消了牛科实施牛跑跑方案的意向。

马局频繁出入酒场,有时一个晚上要赶两三个场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呕吐不止。不是半夜不归,就是占用周日假期,这不免引起了驾驶员小杨的不满。再加之马局上车后或是借酒发泄、无端训斥,或是昏睡不醒、污物外吐,还常常要小杨背扶回家,这就更加剧了小杨的反感。一时二人的关系变得微妙难言,平常二人同车相行,却无语言沟通,更无目光交流,唯有车门开关的响声,成了马局上下车的标志暗号。一次去省城开会,途中路过辖区某县,马局在县局领导陪同下,前往山村看望本局扶贫点的同志,直至天黑方匆匆赶回,为解乏提神,两级领导开怀畅饮。马局喝得兴奋,不顾大家劝阻,非要连夜赶赴省城,途中还亲自为小杨指引行驶路线,小杨刚迟疑地说了一句:路线不对头时,便被马局厉声喝止。小杨只得在陌生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山路弯弯,坡道陡峭,汽车在深山老林里钻来跑去,不知不觉二人都迷失了方向。此时深更半夜,漆黑一团,远离住户,路无行人,马局急得尿频,命令小杨停车小解,随着车门的开启声,马局应声下车,边扶着车门,边就地方便,谁料一阵山风旋来,马局一个趔趄,风带门关,响声清脆,小杨随声起步,车走人留,脚踏油门,绝尘而去。待马局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小杨误认为马局上车后,因醉酒疲劳,处于深睡之中,遂集中精力驾车行驶,绕了半夜的圈子,才找到原路,再次返回县局,县局同志边开车门边询问小杨:"你们昨晚没走吗?马局还在宾馆休息吧?"小杨这才发现把马局丢在了深山密林之中,顿时急得哽咽哭泣。县局立即组织人员,调动车辆,分头进山寻找,当一路人马寻至半路时,忽见马局站立在一辆行驶的农用车上,向他们招手示意。原来马局的手机在大山深处没有信号,只好凭借着多年当兵的经验,边步行前进,边用手机断续播放音乐,因此惊动了在深山采摘山货的农民,才将他用车送回。马局看到泪流满面的小杨后,竟宽厚地戏谑道:"没出事就好,吓坏你臭小子了吧?让老子受了一夜的罪,都是你粗心大意惹的祸!"

马局因酒惹祸,也因酒而出名,有人说马局是饭桌上的酒囊,也有人赞马局是酒场上的硬汉。因为马局分管后勤和办公室,所以单位里的迎来送往,应酬接待,全都由他一人扛着,其他领导大都借故托辞,能躲就躲,唯有马局痴迷接待,唯恐慢待了领导和客人,终日不知疲倦地战斗在喝酒第一线,且从无牢骚怨言。因此他喝酒的轶闻也不胫而走,甚至传到了领导耳中。马局开始不以为然,还常常以功臣自居,自认为是在为单位做贡献,为事业而拼博。可当他在副局的位置上一拼就是十几年,日复一日地透支着身体健康,年复一年地眼看着晋升无望,自己的优势也逐渐消耗殆尽时,他才真正感到了危机和迷惘,郁闷的情绪越积越大,几近爆发,于是闭门静思,借酒浇愁,直喝到微醉之际,才毅然决定:到上级机关跑跑,给领导留个印象。接着他披衣敞怀,手提酒瓶,趁着机关下班之际,只身来到领导所在办公楼门厅内,席地而坐,举瓶仰喝,边饮边说,痛数贪官污吏任人唯亲、卖官鬻爵、营私舞弊、祸国殃民的丑行恶为,上至省直机关,下到县区乡镇,凡是被处理过的贪官都被他臭骂了一遍。此事惊动了领导,也震憾了群众,有人为他点赞喝彩,有人劝他适可而止。马局酣畅淋漓地骂毕,仰头大笑,整装理容,飘然而去。围观的人们目送他的背影,善意地送他一个雅号:酒仙。

事过不久,上级即派人来单位考察,经过严格的程序运作,马局终于被提升为正县级调研员,为一生的仕途画上了一个不太圆的句号。

马局终生与书本无缘,同文字陌路,对酒却情有独钟,不离不弃。他视接待为事业,将喝酒成己任,为其奋力拼博,身心俱遭伤害,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也被当地官员们用做引以为戒的例证。

退休后的马局,幡然醒悟,毅然戒酒,从此与酒绝交,并远离交际圈子,再不为他人做嫁衣,全身心投入到照料孙子的神圣事业之中,偶尔打打扑克,时常甩甩渔杆,精心养护花草,身边常跟随着猫狗宠物,生活得恬静淡然。他常深有感触地说:"文有文的雅兴,武有武的乐趣,过去喝酒是迫不得已,现在戒酒是健康身体。猪往前拱,鸡向后刨,一人一个活法,何必强求一致呢!"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