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法治周末特约评论员 胡印斌 11月11日,福建省泉州市政府新闻办发布关于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码头化学品泄漏事件处置进展情况续报。截至11日上午12时,泉港区医院接诊疑似接触碳九泄漏的群众,住院观察9人病情均继续好转,没有新增住院人员。 当日,当地继续组织专业队伍清污。同时,泉州市市政府已委托国家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福建东港石化碳九泄漏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与所有类似事件一样,这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环境污染事件开始走向常态化的善后模式。诸如已住院人群情况好转,未见新增;清污继续;而善后理赔也正在加紧进行……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常态化”,来得未免太晚了些。从11月4日晚碳九泄漏事发到现在,一周时间过去了,政府才开始密集通报情况,媒体才可以正常讨论事件影响,延宕的时日太久了。 梳理这一事件的政府信息公开轨迹,耐人寻味。11月4日晚事发后,泉州区环保局发布了“清理基本完成,水质空气质量达标”的通报,这一通报信息过于简略,语焉不详,且更像是一则“安民告示”,旨在强调“有污染,但不要紧”这层意思。之后,随着自媒体沸沸扬扬的信息发布,官方通报竟一直惜墨如金。 直到11月6日,泉州区环保局和农林水局才简单回复,内容仍是水质“符合养殖水质云云”;到了8日,泉州市政府首次发布了明确泄漏物、公开详细检测数据的详细通报。 纵观整个过程,当地政府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上,至少在两个方面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关于水质、空气质量安全、达标的“大包大揽”、避重就轻。其所谓“水质达到养殖标准”的判断,并不符合实际;而在空气质量方面的通报,更是让人匪夷所思。通报宣称的达到了“企业厂界标准”,完全不考虑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差异,把工厂内允许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等同于生活环境允许的浓度,这样的混搭,也太乐观了。 此外,面对公众质疑,当地要么闭口不言,要么推来推去。看不到对公众健康权益的重视,也看不到责任的担当,这无疑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心理,也将本来可以通过政府权威信息了解情况的民众推向了各种社交媒体。 地方发生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却希望靠封堵舆论或者说一些不咸不淡的漂亮话来糊弄民众,显然是说不过去了。污染就在那里,民众深受其苦,而现在的网络又如此发达,怎么可能继续沿用之前的那一套,指望大家都“情绪平稳”呢? 如果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公开信息,滚动披露污染治理的进展,政府的努力让老百姓看到,这样,老百姓才会心里有底,也就不至于会被各种小道消息搅得心神不宁,而这一事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引发普遍的舆论质疑。 污染已经发生,当务之急是把污染的情况讲清楚,污染源是什么,污染的程度究竟如何,对于百姓的生命健康与生产经营等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要说清楚,是怎么样就怎么说,不要为了所谓的“情绪平稳”而去有选择性的发布信息,也不要天真的以为只有“好消息”才会让人“情绪平稳”。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尽管讲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现实中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很多时候,做得仍很不够。不是公开信息不主动、太拖拉,就是公开的信息太简单,无法满足民众需求;不是选择性公开一些乐观的信息,就是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信息打架。凡此种种,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进。 说到底,只有及时的信息最有说服力,只有真实的信息最能让人“情绪平稳”。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马蓉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