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10点左右,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燃。事后警方发布通报,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全力处置,明火很快被扑灭。目前,伤员救治、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

据了解,事发时强烈的冲击波将实验室大门炸飞,玻璃渣更是到处都是,而当时身处实验室内的多名师生受伤。

据媒体记者报道,送往医院治疗的不少学生脸上、双手以及全身其他裸露部位有明显灼伤痕迹,有的学生双手皮肤受伤较重。

(学生朋友圈)

意外情况的发生就是一瞬间的事!类似的事故不在少数。

2016年9月,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发爆炸,造成3名学生受伤;

2015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个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1人死亡,5人受伤;

2014年12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间实验室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并冒出大量黑烟,事后查明,爆炸系实验室10升玻璃瓶中的氯代叔丁烷在蒸馏过程中发生,由于爆炸时实验室内无人,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3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5号门内一平房实验室发生爆炸,引发房屋坍塌,附近居民多家玻璃被震碎,造成2人受伤。

化学实验中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1.腐蚀及灼烧事故

强碱、强酸和某些强腐蚀性物质与水或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大多会产生具有强腐蚀性的烟雾,而吸入粉尘、烟雾等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同时,强碱、强酸以及一些有毒试剂等接触皮肤或裸露的局部器官也会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灼伤。

2.火灾及爆炸事故

化学物质多具易燃性,这些物质遇到火源很可能起火燃烧,易引起火灾。有机溶剂通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蒸气可以飘移到较远的地方,如果接触到火种,可能会导致起火。

3.中毒事故

化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药品几乎都有一定的毒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中毒。

大家在做实验时

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来进行操作

希望每一位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

时刻注意安全

在探索的道路上不忘保护好自己

不让惨剧重演

(1)凡是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必须遵守实验教材中的指导,并应安排在专门防爆设施(或通风框)中进行。

(2)高压实验必须在远离人群的实验室中进行。

(3)在做高压、减压实验时,应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

(4)绝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例如:高锰酸钾和甘油。

(5)在点燃氢气、CO等易燃气体之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都会发生爆炸。

(6)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时用镊子。一些易燃的有机溶剂,要远离明火,用后立即盖好瓶塞。

如果发生爆炸事故,首先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送往医院急救,同时立即切断电源、气源和水龙头,并迅速清理现场,以防引发其它着火、中毒等事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