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第39届国际泷富士美术奖颁奖典礼和交流会在日本东京国际文化会馆举行,清华美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刘烽以《乡情悠悠》等雕塑作品荣获国际泷富士美术奖优秀奖,也是本届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学生。刘烽及其指导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许正龙教授应邀前往东京领奖。

公益财团法人滝久雄为刘烽颁奖 

日本公益财团法人滝久雄先生,日本文化厅长官、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宫田亮平,东京艺术大校长泽和树,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长日比野克彦,东京艺术大学教授深井隆,日本著名雕塑家青木野枝,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参赞陈诤、书记官刘赟等日本以及海外的众多文化领域学者、艺术家参加了颁奖典礼和交流会。 

许正龙教授(左)、宫田亮平教授(中)与刘烽合影

驻日大使馆文化参赞陈诤(左二)、许正龙教授、 驻日使馆文化三等书记官刘赟(左四)与刘烽合影

刘烽发表获奖感言并介绍作品

万物有灵,树皮也有生命。将原本散落的树皮以构造的方式合成在一体,构成外婆之手,细看其中,有山有水,有一方天地。

此手不仅是亲人之手,更是大地母亲之手。隐喻大地河山、自然母亲。通过触发观者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多重感官并营造可穿行的场域体验,围绕作品,体会到的是家人的呵护感与自然给予我们的亲切感。

作者希望借此作品呼吁当下社会应心念家园。

《乡情悠悠》

《迫降》以树皮构造受伤降落的飞蛾。表现飞蛾的残破躯体,飞蛾躯体上有的覆盖着厚重的石灰;有的钉入了巨大的铁钉;还有的被铁丝紧紧缠绕。这些都是非自然的现象,是我们生活中树木被伤害的缩影,作品暗示着人类行为对生态的破坏,希望借此作品呼吁大家关爱自然环境。

《迫降》 

《屋脊》汲取传统水墨形式,采用写意手法,焦化的纤维棉在空间中的重构,凝为中国南方传统白墙黑瓦之景。粗糙颗粒的质感借助枯笔泼墨之势在空间中游走。屋脊、兰亭以新的材料语言呈现,远看或是成画,亦或是成景,但却显的孤寂飘摇。

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领地或多或少被人为割裂乃至揉碎,感叹西方文化强势冲撞下悠然伧伧的中国文化传统。

《屋脊》 

“泷富士美术奖”由日本交通文化协会于1980年创办,为振兴与普及公共艺术,以培养青年艺术人才为目的。此后,为了扩大到世界范围,1991年改名为“国际泷富士美术奖”,至今已举办39届。该奖项以奖学金的形式颁发给日本以及海外美术专业的杰出青年人才。

应征本次国际大奖的学生分别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美术院校,经过三轮评选,最终确定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7个国家共19名学生获此殊荣。

集体合影

作品欣赏

乡情悠悠

屋脊

无象.虚拟的有机存在

真实空间

缝隙

卡罗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