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作者:【英】弗兰克?富里迪 译者:戴从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艾玉 我们需要一场对抗庸人的文化战争吗? 弗兰克·富里迪在他的《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一书中为庸人引注:“庸人(Philistine):一个欠缺人文文化的人;一个只对物质和日常事务感兴趣的人。”之所以在当今大众化时代明确庸人的特征,是因为作者对当代文化生活中真理地位的降格和相对主义与多元文化观结合而带来的无原则的真理观表示担忧。因为在这一文化生活的变局中,知识分子群体被炮轰了,他们流落了,成了从强大的主人公到迷失的灵魂,在应和着文化政策中庸人主义的鼓噪。 失守的知识分子。当今,知识分子放弃真理看护人的职责,在职业化、制度化、专业化中讨好大众,把民众当儿童,实行家长式的喂饭。这一切被作者视为在庸人之土上的迷失,却被文化政策的决策者视为包容和民主的进程。知识分子为大众服务犬儒式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被文化政策的庸人保护工程合理化和合法化。作者在书中指出正是庸人保护工程与职业化的知识分子联手导致了文化领域弱智化、庸人主义思潮的盛行和知识分子的贬值。 知识分子何为?今天,民众与精英阵营和启蒙角色的敌对,让文化决策者适时地以调解者的姿态出现。知识分子被拉来在设想的低度上为民众制造文化和教育的麦当劳。本书作者的一问“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正是为“知识分子”的正名。 作者以批判和积极的姿态表明他并不是要恢复一个精英主义的时代,而是要说明当前我们着手发展思想、教育民众和塑造新型公众时,知识分子对文化与民主应该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且有必要重建民众与知识分子对话的公共领域,让民众享受更具有挑战性的学术和文化生活。 我们需要一场对抗庸人的文化战争。 在作者历数文化生活领域的庸人主义风气和痛陈知识分子失守之前,就已表明:“真正地扩大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是向民众提供社会所能给出的最高水准。”正是源自这一看法,作者才对当代教育和文化政治的反民主根基和保护主义根基同时提出质疑,批评了知识精英们把大众参与和无法保持优秀标准对立的观点,亦批判了职业化的知识分子们在专业观点的乏味交换中所造成的文化冷漠和社会疏离。所以这样一个理由是充分的:一场对抗庸人的文化战争早就该开始了。 责任编辑:马蓉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