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吸引大批网友围观讨论,有印度网友针对问题回复:现阶段中国虽然在大规模制造业上优势明显,但未来十年,中国将退出制造业,世界也许会看到在这些产品上印刷着其他国家的名字,比如说:印度制造、泰国制造、越南制造等等。由此可见,印度想要同中国在制造业上竞争,则必须先将整个国家都回炉重造。

近日,是否因为疫情的关系,印度网友多了很多悠闲自在的时光呢?这不,印网上又掀起一轮“中印PK”大讨论!有印媒日前抛出疑问:与印度相比,中国的优势是什么?吸引大批网友围观讨论,有印度网友针对问题回复:现阶段中国虽然在大规模制造业上优势明显,但未来十年,中国将退出制造业,世界也许会看到在这些产品上印刷着其他国家的名字,比如说:印度制造、泰国制造、越南制造等等。

说到底,印度人对其他国家包括自身的认识还不够彻底!不说其它,此次疫情就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工业的强大。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不仅在几十年间发展成为非常成熟的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无人能取代的优势。根据联合国对全球工业产业的分类,世界工业可分为39大类、19个中类、525小类,中国目前是唯一一个在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拥有全部工业类别的国家。不但有完善的产业体系,而且产值规模居世界首位。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印度能否再次与中国竞争?
事实上,所有人都不会怀疑中国能够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例如,在中国同时生产一批手机所需的部件可以通过打半小时电话就能轻松配齐,而在其他国家则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手机部件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同时,这也是许多知名手机制造商将总部设在中国的重要原因。
回望印度,曾经为了超越中国而提出的“印度制造”计划,鼓励其他国家更多地在印度开工厂,最终不仅是被自己打脸,反而让世界看到了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先不说印度少了制造工业上的基础供应链,就连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劳工法规欠缺等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很明显,自从印度实施了“印度制造”以来,印度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在一年时间里从15?降到14?

不仅如此,现实还会再次打击印度。近几年来,中国在印度的制造业投资猛增,印度不但没有办法与中国竞争,反而更依赖中国,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的“工业化导师”。中国不仅向印度派遣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投资者,而且还向印度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各种生产设备。
尽管印度人曾经认为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而且印度的人均时薪本身的竞争力也可以击败中国,但这种看法还是有点荒谬。尽管印度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其单是人口素质方面的巨大弱点远远不能与中国相比。比如,中国识字率超过95?而印度则不足60?文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文化程度越高,就业人数越多。
由此可见,印度想要同中国在制造业上竞争,则必须先将整个国家都回炉重造。重视基础配套是很关键的一环,这其中包含硬件设施以及基础教育,否则光靠一部分精英,很难撑起制造业的根基。(王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