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舆论反馈看,尽管也出现了“爹味十足”等争议,但这次与青年的对话,的确给了很多人以沉思青春价值、品味成长意义的机会。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和“00后”的头上,但在时间的叙事里,青年一代从来都不是时代的观众和看客,危机时刻、国家召唤,一次次成为他们为自己正名的舞台。

五四青年节之际,Bilibili网站发布了一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引发热烈讨论。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作为“前浪”的何冰站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立场,讲出了大家想对年轻人说的话,既有长辈对孩子的鼓励,也有年轻人自己的宣言。从舆论反馈看,尽管也出现了“爹味十足”等争议,但这次与青年的对话,的确给了很多人以沉思青春价值、品味成长意义的机会。
青春何谓?青年何为?这是每个时代的发问,每位青年都矢志追求着答案。毫无疑问,与“前浪”相比,这一代“后浪”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自幼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他们,成长拔节一路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有更扎实的知识,有更开阔的事业,有更广阔的天地。正如有人所言,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追求自我、个性张扬,所有的“不羁放纵爱自由”,从来都与国家的稳定、安全、发展紧密联系。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青年向上,时代向前!今天的中国青年,或许更能认识个人价值之于国家的意义。仅以抗疫战场为例,无论是身在前线,还是守护家乡,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恢复生产,广大青年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在抗疫第一线,一批批“90后”递交入党申请书,“请组织考验”;离汉通道关闭后,“90后”小伙儿拿起相机,记录疫情下的城市,对外展现一个真实的战疫侧面;战疫胶着时,“90后”程序员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演示,告诉人们“为什么还不能出门”,直观有趣地科普防疫知识……经此一疫,那些父母眼中的孩子,似乎一夜长大,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青春的姿态。事实也说明,磨炼是最好的成人礼,在发光发热中才能写就“青春无悔”。
回头来看,每一代青年都在用破茧成蝶的成长,刷新着社会对青年的期待。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和“00后”的头上,但在时间的叙事里,青年一代从来都不是时代的观众和看客,危机时刻、国家召唤,一次次成为他们为自己正名的舞台。解析“青年”的含义,可以是时尚、是张扬,可以是自强、是奋斗,也可以是爱国、是担当。但归根结底就一条,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融入时代主题,就一定能“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烂。
青春是人生的一个时期,更是生活的一种心态。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后浪》能够触发众多“前浪”分享和感慨的原因。青春时光短暂,人终将步入中年、迈向老年,但鲜活的心跳,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年轮的递增,也只是数字的跳跃。84岁的“最帅大爷”王德顺在自己60岁时曾写道,“我并不盼望你的到来……它象征着我的成熟,也预告了我的衰老。好在我并不服老。”不“叹老”、不“服老”,生命就不会褪色。这便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时代的大潮奔涌,后浪推前浪。努力、昂扬,让青春拔节生长,在把汗水和热血浇灌在这片土地上,就是在为时代塑造明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