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100周年纪念日。欧美各国政要纷纷出席相关仪式,悼念逝者、宣扬和平。

  不过,除了隆重的典礼外,平民百姓之间,其实盛行着一种相当简单的纪念形式:配戴“罂粟花”,向逝去的生命致意。

  究竟罂粟花怎么从一介草木,成为欧美各国的“国殇花”?且听小编给您介绍一下这段沉重哀伤,却不容遗忘的历史。

  

  罂粟花的故事,始于战时一首诗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的纷争,两国开战后,两国各自的帝国联盟俄罗斯、德意志随即参战,欧洲各大强权间,本就悬于一线的和平关系,终究一夕瓦解。

  在接下来的四年间,这块古老大陆受到士兵的践踏、武器的摧残,导致大片的土地寸草不生,不过,罂粟花却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绽放了。

  ▲罂粟花,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象征

  在1915年,加拿大籍陆军军医麦克雷少校,为了阵亡的朋友海默中尉,写下《弗兰德斯阵前》一诗,诗的第一行,便提及在欧洲战场上随风飘扬的罂粟花。

  这首诗原题为《我们不会安息》,揣摩阵亡士兵的心情、想象他们寄予同胞的厚望,这首诗其实是在歌颂着这群在战场上,献出生命的人。

  后来这首诗于1915年12月,发表于伦敦的周刊《潘趣》上,这首短短三节的诗作,随后大受欢迎。

  ▲加拿大陆军军医麦克雷少校

  ▲在加拿大贵湖刻有《弗兰德斯阵前》一诗的雕像

  3年后,在签署停战协议的2天前,美国教授麦克恰好读到这首诗。那时,借由“配戴罂粟花”来象征“与逝者共守信念”的点子,便在她脑中成形。

  麦克在自己1941年出版的自传《奇迹之花》中回忆到,她先是去了百货公司,买了2打丝质的四瓣罂粟花,并分给同事配戴,接着她们干脆自己制作、贩售。

  不过,当年麦克的这个想法,还没有散播到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尽管时至今日,“罂粟花”对英国而言的意义,比起其他国家更为深重。

  

  “罂粟花”飘洋过海来到英国,成为战争终结的象征

  在1920年,战争落幕两年后,YWCA法国分部成员的贾琅,注意到罂粟花纪念品在美国的销量良好,于是认为,大量贩卖布质罂粟花,会是慈善机构募款的好方法,特别能够帮助经济上和心理上,都仍处于战争阴影下的欧洲人民。

  于是,贾琅开始周游各国,游说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洲及英国的政要,以“罂粟花”为纪念象征。贾琅的任务在英国最为成功,在1921年,专门支持英国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的慈善机构“英国皇家军团”,便一举购买900万朵罂粟花,为贾琅的慈善计划,带来10.6万英镑的收入。

  在1919年的英国,11月11日便已经是个属于悼念的日子。那一年,有许多英国人,在一年前一战正式结束的时刻:11月11日11点11分,默哀一分钟,罂粟花则在后来,很快地融入这些纪念仪式中,成为庆祝终战、悼念逝者的符号。

  直到现今,英国皇家军团,每年大约仍会送出约4500万朵罂粟花,让人们配戴或置于阵亡士兵坟前。

  值得一提的是,罂粟花不仅用于悼念战死的士兵,也能帮助因为打仗而残障的军人。

  在1922年,英国陆军少校豪森创立了“残障社会”,后来改名为“罂粟花工厂”,雇用在战争中受伤的退役军人,制作罂粟花,在今天,仍有大约30名退役军人受雇。

  今天,罂粟花已经不只限定于悼念一战的死者,人们也会用罂粟花,来向二战及其他战役中的阵亡者致意。

  罂粟花,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与期许,逝者可敬,和平可期。

  图片说明:英超球队,前曼联主帅弗格森。

  编辑:Flora 排版:黄牛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