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ET-CT或PET-MRI检查安全、无创,能够活体显示病变特征性的功能、代谢和基因、分子特征,结合形态、结构改变可以更早期、更准确的对肿瘤作出诊断和分期。卜丽红教授提醒,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采用PET-CT或PET-MRI检测梗死区,可以无创、简便、安全的显示心肌血流、代谢和心脏功能,是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仰望宇宙再有伟大突破

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

图片来自:欧洲南方天文台、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

网友们瞬间炸了

“等了这么久,你就给我看个?!

潮人男女说

这不是《指环王》里的索伦魔眼么?

几年前我就看过的

图片来自网络

大妈大爷说

这难道不是蜂窝煤么?

几十年前我天天用它烧水做饭

图片来自网络

资深吃货小编一拍大腿

这难道不是武汉的小吃面窝么?

早上我才吃过的!

图片来自网络

人民医院PET中心主任卜丽红教授微微一笑

“这次科学家们发布的黑洞图

是从核医学科医生的电脑里拷贝的啦~”

不信你看

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图

如果需要

你也可以来人民医院PET中心

拍摄一张

属于自己的心脏“黑洞图”

卜丽红教授介绍,这种图其实是采用PET-CT或PET-MRI、利用核素进行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的结果图。它适用于心脏疾病的排查,主要包括:

1.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

2.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心肌存活的判定;

3.评价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选择治疗方案,并估测冠心病人的预后;

4.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5.心肌病的心肌损伤状况评价;

6.室壁瘤的辅助诊断。

卜丽红教授提醒,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采用PET-CT或PET-MRI检测梗死区,可以无创、简便、安全的显示心肌血流、代谢和心脏功能,是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患者在人民医院PET中心接受PET/CT检查

检查过程如下: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可以随血流到达心肌,正常的心肌可以摄取放射性药物;缺血的心肌摄入较少;而梗死的心肌则完全不摄取

通过特殊“照相机”或“扫描机”,就可以形成专属于心脏的“黑洞”照片,来鉴别诊断各类心脏疾病

人民医院PET中心回旋加速器

作为诊断使用的时候,通常需要拍摄两组照片。因为运动可以诱发静息状态下无法发现的心肌缺血。

将静息状态的照片与运动后的照片比对,有时会发现“黑洞”不完整了——那些缺失、暗淡的部分,就是有问题的心肌,需要及时就诊、积极治疗!

对于科学家昨晚发布这张“黑洞

丽红教授的诊断是

图片来自:欧洲南方天文台、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

黑洞前壁缺血改变、梗死区存在存活心肌

建议立即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

卜丽红教授提醒,除了心脏疾病患者,肿瘤(疑似)、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都可以通过PET检查来精确诊断,实现科学化、个体化诊疗。

详情点击

人民又添“重器”,大病诊疗“神器”。了解一下!

哪些人需要PET检查?

1.肿瘤PET-CT/MR检查适应症

肿瘤筛查、早期检测、良恶性鉴别、精准分期、寻找原发灶/转移灶、疗效评估、指导穿刺活检、指导个体化医疗

肿瘤家族史人群

尤其是食道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及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升高人群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长期慢性疾病人群

有些疾病处于从良性病变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如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直肠息肉、宫颈炎等。癌前病变虽不等于癌症,但极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癌变

肿瘤疑似病人

临床怀疑肿瘤、常规血液学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怀疑肿瘤

已确诊肿瘤人群

肿瘤分期分级、寻找原发灶、寻找转移灶、疗效评估、确定体检或其他影像学方法发现的、异常组织为肿瘤组织残存还是治疗后坏死或纤维化、为活检确定有诊断意义的穿刺靶点、指导放疗计划制订、指导个体化医疗/精准医疗

2.心血管系统疾病

•是核医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可以无创、简便、安全的显示心肌血流、代谢和心脏功能

•是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心肌梗死后采用PET-CT或PET-MRI检测梗死区,是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梗死区存在存活心肌,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才有可能改善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PET-MRI可以准确地对心肌缺血情况和心肌活力进行评估,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判断及心脏手术疗效评估。CT(和/或MRI)与PET的功能代谢显像相结合,近乎完美地实现了心脏结构、功能、代谢的同步显示和评价的目的

具体应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和心肌血供评估;鉴别心肌梗塞区活性与无活性心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心肌灌注、代谢和功能恢复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前的诊断及心肌病的心肌损伤状况评价

3.神经系统疾病PET-CT/MRI检查适应症

神经退行性变诊断

帕金森氏病(PD)诊断,早老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分期并与其它类型痴呆如血管性痴呆进行鉴别

脑肿瘤诊断、放疗靶区勾画

鉴别脑部病变的良恶性、分级分期、精准化放疗靶区勾画及检测残余和复发

癫痫定位

对脑癫痫病灶准确定位,为外科手术或伽玛刀切除癫痫病灶提供依据

脑血管疾病

PET可以敏感地捕捉到脑缺血发作引起的脑代谢变化,因此可以对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和烟雾病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精神类疾病

辅助诊断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等,并进行机制研究,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监测

药物研究

进行神经精神药物的药理学评价和指导用药,观察强迫症等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情况,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提供术前的依据和术后疗效随访等

4.PET-CT/MRI在健康查体中的运用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快速、安全、检出率高PET-CT或PET-MRI检查无疑是人们首选的查体方式

PET-CT、PET-MRI或PET-CT/MRI一次检查覆盖身体各重要组织和器官,能够早期、灵敏而准确的探测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比普通检查更能早期、全面而有效发现肿瘤,有效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与存活率。PET-CT或PET-MRI作为一项高端影像学检查,在肿瘤学等方面已为临床医师广泛接受与肯定

PET-CT或PET-MRI检查安全、无创,能够活体显示病变特征性的功能、代谢和基因、分子特征,结合形态、结构改变可以更早期、更准确的对肿瘤作出诊断和分期。一部分受检者的治疗方式因此而改变,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或及时的调整了治疗方案,总体上降低了医疗成本。对于肿瘤患者多强调一步到位的PET-CT或PET-MRI检查,可大大避免多项目重复检查的浪费

目前,PET-CT检查已经成为国内一线城市定期高端健康查体的优良手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PET中心

国际一流分子影像团队

PET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年富力强的创新型团队,是中心医疗质量保障和学科发展的基石

团队结构合理,已经形成了明确、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部分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学科带头人

卜丽红

斯坦福大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我国知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青年专家,分子影像学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影像学科带头人、PET-CT/MRI中心学科带头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 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级大课题5 项。迄今共发表论文33 篇,其中SCI文章18 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最高影响因子15.038。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2 篇。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1 项,获得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 项。共获批国家级发明专利1 项,PCT专利1项,美国专利4 项。作为骨干和编写秘书参编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分子影像学》第一版和第二版,并参译美国英文版教材《分子影像学:理论与实践》,另参编影像教材、专著各1

诊疗特长:

①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精神等疾病的综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诊断

PET-CTPET-MRIPET-CT/MRI 新技术临床转化

科研重点:

①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多模式分子成像研究

②肿瘤分子靶向诊疗一体化研究

③分子影像在精准医疗研究中的应用

办公电话:027-88041911-88912

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看大图

了解预约检查流程

↓↓↓↓↓↓↓↓↓↓↓↓↓↓

制作:胡 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