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后,沪深两市大盘破位下跌。至今已有一月之余,而股市在政策护盘的情况下依然缺乏上涨动力。

濒临退市的股票成为了散户们哄抢的香饽饽,其中的赌徒心态可见一斑。

在跌破2700点之后,股市一直在2700点下方震荡,整个股市表现出疲软状态。但是,恐怕谁也想不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有些劣迹斑斑的股票却出现了逆势上涨势头。

假疫苗事件罪魁祸首*ST长生于11月5日复牌,经过了3天的跌停后,第四个交易日出现了地天板逆转行情,自此之后开始了天天涨停的历程,截止发稿已连续五个涨停板。

负债累累的乐视网在8月20日落得2元每股的历史最低点后开始反弹。进入11月份后,乐视网股价长期处于3元水平线上。

无论是长生生物还是乐视网,都是背负着退市风险的股票。长生生物由于无法按时披露财报极有可能被执行退市。在假疫苗事件案发后,长生生物整体生产运营几乎瘫痪。时至今日,长生生物官网(china.cs-vaccine.com)依旧没有恢复正常。按照这种发展趋势,长生生物被执行退市将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龙虎榜数据,从8月份开始机构席位一直在抛售长生生物股票,真正接盘的是一些散户赌徒。11月7日的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抛盘还挤进了龙虎榜卖出榜前五位。

长生生物引发的假疫苗事件中,最受伤的机构非兴业证券莫属。兴业证券承接了长生生物1.78亿股质押股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兴业证券所持有的这笔质押股权能够被保本回购的可能性非常小。也就是说,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兴业证券将成为长生生物的第一大股东。

就是这种濒临退市的股票成为了散户们哄抢的香饽饽,其中的赌徒心态可见一斑。不过,无论怎么赌,至少得有胜算,他们的胜算在哪呢?

无独有偶,作为一家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公司,乐视网的生存前景堪忧。虽然乐视网此前傍上了融创中国大款,但孙宏斌在今年3月份就辞去了一把手的位置,并且退出董事会。孙宏斌曾公开表示,投乐视肯定是一个失败,共投165亿全都计提坏账了。他甚至说道,“乐视网,我能怎么办呢,我再借他100个亿,我傻啊?”

如果说,乐视网指望贾跃亭还债,可能性更加渺茫。贾跃亭在海外兜了一圈,好不容易找到许家印这个金主,最近又传出了不和的新闻。根据FF发布的声明,Faraday Future(FF)于11月12日向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解除恒大健康对FF的资产抵押权。

根据澎湃报道,并有知情人士透露,恒大在入股FF后发现,贾跃亭隐瞒了其违反外汇管理条例,FF中国外汇账户被冻结的情况,且相关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无法接受FF控制人贾跃亭被列为失信人,明确表示不会提供任何支持。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买入乐视的还是散户赌徒。他们丝毫不顾及潜在风险,决定“冒死一搏”。

很明显,这些人的行为算不上理性的投资了,他们到底在赌什么?11月2日晚间,长航油运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已同意长航油运重新上市的申请。“央企退市第一股”摇身一变成为“退市后重新上市第一股”。2014年,长航油运因为连续4年亏损被执行退市。在经过资产剥离后,长航油运恢复盈利能力重新上市。

从法律上而言,长航油运的退市与再上市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事对于投机者而言恐怕让他们看到了新的机会。中国股市向来具有新股神化,上市企业一般都按照22倍至23倍的估值发行,上市之后大多都会连续十几个涨停板;退市重组之后再上市也会延续此前惯例,因为先前基本面恶化导致股价超跌,在基本面修复后,连续涨停也是可以预见的。

然而,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就寄存了权力、资本寻租的空间。在此,笔者提出几个问题供监管层参考:

第一,如果上市企业退市是因为长生生物这种不可预知、非正常原因导致的,股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寻求索赔抛售股权后,企业再上市时,他们是否拥有优先购买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一些企图套现的企业高管或幕后操盘者就能借助这种手法在极低价格吸纳股票,等待重新上市继续运作。股民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护。

第二,上市企业退市后,再上市周期有多长?如果不能规定一个合理时间的话,未来恐怕会有不少企业利用先退市后上市的办法规避停牌限制的规定。上市企业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可以随时选择退市再上市。投资者又将沦为韭菜。

第三,一家企业退市后再上市次数是否有限制?上市企业之所以沦落到退市的地步肯定有其自身原因,且不谈当初上市审批怎么通过的,单论退市就说明企业存在不小的问题。毕竟,我国的证券市场对于上市企业是很仁慈的,先“ST”、再带冒……发达国家市场哪来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国内上市企业如果在发达市场中,可能早就被质询或退市了。第一次退市可以给予一次机会,但如果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的话,那恐怕就没有宽恕的余地了。放任退市再上市会引发市场混乱。

第四,从退市至重组到再上市这一系列过程中,监管层能否确保整个过程施行监管?也许退市之后的企业不在监管层管辖范围之内,但要执行再上市程序时,监管层应该对此前的重组情况进行彻底调查,排除内幕交易和操纵嫌疑。对于重组期间的股权交易必须进行穿透式审查,并且公开相关信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