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闯荡天下,不愧是个英雄。

但其也是个性情中人,儿女情长,做下许多风流韵事。他的妻妾为数不少,可谓妻妾成群,金屋藏娇。曹操拥有众多的妻妾,其中有姓氏可考的十五人。曹操被封为魏王后,王后以下共分为五等,即:夫人、昭仪、婕好、荣华和美人。其中有姓氏可考者为:丁夫人、卞夫人、刘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宋姬、赵姬和陈姬。

在这众多的妻妾中,其中生平事迹最明显的有卞后和丁夫人。

丁夫人是曹操的结发妻子,没有生育,于是就把曹操的长子一早亡的刘夫人所生的儿子曹昂当作亲生儿子来抚养。后来,曹昂随父出征,在南征张绣时为救曹操死于乱军之中。丁夫人为此痛不欲生,经常数落、哭骂曹操。有时不分场合,弄的曹操下不了台。曹操劝说无效,只好将丁夫人送回娘家,想让其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将其接回来。后来,曹操到丁夫人娘家去看她,想把她接回来,但丁夫人对其成见很深,仍然不买他的帐,曹操无奈,只好忍痛将其休了。

卞氏是琅琊开阳人原为歌舞艺人,姿色出众。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二十岁时,被曹操在老家亳县纳为妾,后随曹操到洛阳。

董卓之乱时,曹操潜出洛阳东归,没来得及带家眷,卞氏留在洛阳。后来袁术传来消息说曹操已经遇难,那些跟随曹操去洛阳的人发生了动摇,想散伙回家,卞氏阻止说:“曹君吉凶未卜并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说不定你们今天回家了,明天曹君又回来了,那时还有什么脸面想见呢?不如等曹君有了准确消息再做决定。”大家听卞氏说的有理,于是都留了下来。

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件事,对卞氏十分感激。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废后,曹操便以卞氏为正室,先后生下了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诸子,其余诸子凡生母早亡者,均由卞氏一手抚养。

之后,曹操封魏王后,卞氏被立为王后。曹操在令文中说:“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今进位王后,太子诸侯陪位群卿上寿,减国内死罪一等。”这里所说的“太子”是曹丕,“诸侯”是指曹植等已经被封为侯王的弟兄们,“陪位诸卿”是指陪同太子、诸侯的百官;“上寿”即是祝贺的意思。

就这样曹操没有持出身贵贱的成见,卞氏终于由一个原来社会地位低贱的歌舞艺人而登上了母仪天下的王后宝座。在当时那个尊卑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大气候下,卞氏能获得这样的荣耀和地位,是相当不容易的。

卞氏为人和善、宽厚,丁夫人被废前因是正房,又抚养着长子曹昂,对待卞氏母子不怎么厚道。卞氏被扶为正室后,不念旧恶,常常趁着曹操不在,让人给丁夫人送些东西,还私自迎来丁夫人,让其坐在上位,自己陪坐下位,迎来送往,礼节同以前完全一样。丁夫人对此十分过意不去,说:“我是一个被废之人,夫人哪能老是这样待我呢?”但卞氏仍然一如既往地照顾丁夫人,使其十分感激。

后来,丁夫人去世,卞氏请求曹操承担殡葬责任,曹操慨然应允,便将丁夫葬在许都南面。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重后,自知难以再好起来,于是感叹道:“我前后所做的是事,于心不曾有所负。只是假使死后有魂灵存在,子修(曹昂)如果问我,‘我母亲何在我将怎么回答他呢?”

可见曹操对丁夫人被废,是抱有愧疚之意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与丁夫人之间的夫妻之情还是很深的。

卞氏为人贤惠,惜孤怜贫,随同曹操出征时,每当看到年高病弱之人,总要停下来,关切的询问一番,赠送一些物品。还往往由此联想的自己的父母,对着碰上的老人流泪说:“可叹我的父母没能活到今天,能活到现在就好啦。”

杨修被杀后,曹操给其父杨彪写了一封信表示慰问,卞氏也给杨修的母亲写了一封信,表示了慰问之意。

在生活中如此,在政洽生活中,卞氏也颇有识见,深明大义。当曹丕被立为太子时,左右都向她表示祝贺说:“将军被立为太子,天下莫不欢喜,王后应当把钱帛拿出来赏赐大家”。

一般情况下,夫贵妻荣,母以子贵,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作为母亲的卞氏自然十分高兴,日后显赫的地位和权势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拿出些物品、钱币来赏赐左右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卞氏此时却十分冷静,她很有分寸地说:“丕儿在诸子中年龄最大,因此魏王立他为嗣,我只应当为对孩子的教育没出过错感到庆幸,哪里谈的上为此而大行赏赐呢?”

左右将卞氏说的这番话告诉了曹操,曹操很高兴,也很佩服卞氏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赞叹道:“生气不改变仪容,事兴不失去节制,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曹丕即位后,卞氏身处皇太后的地位,但洁身自好,不轻易干涉朝政。平时她对曹植很钟爱,但有一次曹植犯了法被有关部门检举弹劾。曹丕为了试探一下母亲对此事的看法,就让自己的表弟,也是卞氏的侄子,时为东都尉的卞兰将此事告诉了她。

卞下氏很识大体,没有因私情而袒护曹植,对卞兰说:“没想到孩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你回去后禀告皇上,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破坏了国法”。

过了一段时间,卞氏见到曹丕,也避而不谈这件事。但因曹植与曹丕争夺过王位继承权,曹丕怀恨在心,登上皇位后一直跟其过不去,甚至曾企图除掉曹植以绝后患,幸得卞氏从中回护,曹植才脱得一场杀头之难。从此事也可说明,卞氏一般情况下是不干涉朝政的,在关系自己钟爱的儿子生死的大事上,她自然是要予以干涉的。

在奉行节俭方面,卞氏做的也很出色。她同曹操一样,不喜欢华丽的东西,起居处,没有锦秀珠玉等摆设,器具涂的是一般的黑色,十分素。为了节省开支,卞氏还主动提出降低伙食标准。有一次,曹丕为卞氏的弟弟卞秉新建一座府第,落成之后,卞氏出面宴请前来祝贺的外亲,但吃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菜肴,一点也不奢侈。她身边的人,平常也都是菜食粟饭,没有鱼肉,生活水平很一般。

卞氏不但自己厉行节俭,同时对自己的亲戚要求也很严格。她每次见到外亲,表情都非常严肃,经常告诫说:“居处当务节俭,不要奢望赏赐。外人或许会怪我待你们太苛刻,其实这是因为我有自己的主张。我侍奉武皇帝四、五十年,已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能变的奢侈起来。”同时,她还警告外亲,不要违法乱纪,如果谁犯了法,不但不要靠她的庇护而得到宽恕,还要罪加一等,严加惩戒。

之所以卞氏能够如此节俭,当然与她出身于贫贱家庭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出于曹操的严格要求与大力提倡。有一次,曹操得到了几幅玉佩,让卞氏挑选一幅,卞氏选了一幅中等的。曹操问她这是为啥,卞氏回答说:“挑选上等的为贪,挑选下等的为伪,所以就挑选了中等的。”曹操对此大为赞叹,对卞氏越为尊宠。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卞氏并不是不想要一幅上等的玉佩,但她不想落个贪心的名声而予以自我克制,当然她也不想表现的很虚伪。

为了对后宫严加约束,曹操曾下过几道《内诫令》,卞氏都是带头遵守,身体力行,为大家带了个好头,影响了后宫里的人,在后宫形成了一节俭的良好风气,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节俭风气的形成。

由于卞氏做出了表率,曹操的诸多妻妾都竞相效仿,节俭谦恭,蔚然成风,这在历代王朝的后宫中是不多见的,当然与曹操的严格要求也是分不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