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的两种榴弹和对应火炮。

混江龙在武编里有记载,当初看的时候比较笼统,看到名字还以为就是一种平常的炸弹,就直接略过去了,没仔细瞧,后来向吧友询问请教榴炮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一种榴弹,仔细探讨后根据文里对炮筒的描述,我认为是满天星火炮。

嘉靖时期的满天星火炮,重1500斤,材质铜铁都行,铸造炮,而且用霰弹则说明它可兼职直射炮。火炮长6尺(192㎝)、内径8寸(256㎜)、外径14寸(448㎜),如果是铁质,那就加厚外径为16寸(512㎜),药室底部比内径狭窄到1/10,为7倍径左右的短管榴炮。满天星火炮用的炮弹有三种,霰弹、实心弹、开花弹。开花弹名叫混江龙,装填时先放火药、再放霰弹、最后放混江龙和铅弹。火炮尾端药室开两个火门,一个火门插入用熟铜或熟铁卷成的信管,信管插入火药中,然后往里面放引线,信管上边还有一个小机关插梢,下雨的时候可以封闭起来以免进水。另一个火门干嘛用的原文没说,我也实在想不出来,就不说了。我也不知道在火炮里放两种炮弹是不是唐顺之自己搞的,因为我实在不明白在榴弹上面放一个实心弹是什么神经病操作?麻烦不说还直接增大了危险性,还是只放榴弹比较好。

第二种是比较小的一种类似将军炮的火炮,用的开花弹叫飞云霹雳炮,大小如碗,生铁外壳。跟满天星相比多了个木马子,跟前期就一截木头的木马子相比还多了个弹座,这个倒是挺先进的。另外这门火炮弹种单一,不混打霰弹和实心弹,只打开花弹。

开花弹外型参考了鑽风神火流星炮,也是一种生铁外壳的开花弹,用坚木制成信管插入引信,木信管外再包一层纸防潮。这种开花弹也用火炮发射,但不知道使用它的火炮什么样,可能是臼炮。

虽然看着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早期的开花弹基本上都是臼炮使用,虽然陆陆续续出现了榴炮,但操作麻烦、危险性大、哑火率高,一直到19世纪中前期都不是什么高效的武器,那时候还主要靠火炮游隙里冒出来的火星引燃榴弹。后来请教古斯塔夫吧友,知道拿破仑时期法军的榴弹有记载哑火率为1/3,其实我觉得挺不错了…

画图上瘾啊哈哈哈。

又画了两种明代的轻型单兵手持臼炮,子母炮和飞礞炮。子母炮又叫惊营炮,是明军用来晚上偷家用的,制造敌营混乱,它用的开花弹生铁外壳叫天坠炮,取飞至半空坠落爆炸之意;飞礞炮又叫雷飞炮,直径96㎜长30~40㎝,我怀疑铁棒雷飞炮说的就是它,用的开花弹是一种直径8㎜长13㎝左右的生铁外壳炸炮,为圆柱体,此外木把长64㎝,加上炮身近1米,用来充作铁棒为近战兵器。

本文出自北朝论坛,作者 : 血鉴中华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北朝论坛公众号beichaoluntan(看北朝)。

获取更多军事历史方面的知识,北朝论坛欢迎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