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减征社保费用的国家政策成了谁家的唐僧肉?大数据审计收网抓“内贼”与“政策掮客”

医保、养老等社保基金

被认为是百姓的“救命钱”“养命钱”

在某些人眼中却成了“唐僧肉”

虚假住院、医保分解收费、伪造证明材料……

各种骗保、套保

而这损害的

是广大参保人的切身利益!

随着社保基金收支规模日益扩大

监管难度也陡然增大

昨天(11月12日)中午,宁波市信访局12345政务热线中心和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联合举办的《阳光热线·92民声》特别邀请了宁波市审计局法规处工作人员李婧,就一起违规减征社保费用的案例为大家进行了深度解析!

老规矩,错过了直播的亲

点击下方绿标即可收听

拖动绿点可续听

↓↓↓

骗取社保基金支出的欺诈行为

主要有3种:

1.虚假住院、挂床住院、分解住院、冒名住院;

2.虚记费用、分解收费、重复收费、串换药品、套靠医疗保险服务项目;

3.将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支付范围以外的药品、诊断项目、医用材料、医疗服务设施等医疗费用纳入社会保险基金支付。

骗取社保待遇的欺诈行为

主要有5种:

1.虚构、伪造、非法更改个人身份证明及档案、虚开票据等材料,或伪造、冒用他人身份、社会保障卡(证)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2.违反政策规定,故意隐瞒事实,重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

3.丧失社会保险待遇享受条件,有意隐瞒实情,冒领或继续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4.伪造、非法篡改病历、处方、检查化验报告单、疾病病情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骗取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待遇;

5.虚构或篡改事实,伪造证明材料,非法获得或更改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

社保金是弱势群体的“养命钱”

容不得非法染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