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小儿推拿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盛行。推拿专家做客新华会客厅,畅谈小儿推拿相关话题。

小儿推拿手法特殊

我国中医推拿的历史非常悠久。“推拿”一词正式出现在明代:“推”是“推而行之”,代表了“动”的手法;而“拿”是“拿而持之”,代表“静”的手法。总之,推拿就是通过操作者的手法,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作用于肌体之上,起到一定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专家表示,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有外络肢节、内连脏腑的特点。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得病是因为身体的阴阳出现了不平衡,将阴阳调节平衡,疾病就好了。推拿通过穴位和经络调理脏腑功能,使身体恢复平衡。比如咳嗽是肺气上逆,推拿可以让肺气降下来。如果孩子恶心呕吐,可用推拿来“清胃经”,当胃气下降不再上逆时,孩子就不会呕吐了。

小儿推拿与推拿同宗同源,只是出现时间比推拿稍晚,发展历史也很悠久。但小儿推拿也有很多不同于成人之处,首先,小儿推拿多是特定穴,有点状穴、面状穴等;另外,小儿推拿手法也不同于成人,有其特殊手法,有单式的手法,还有复式的手法,分为很多流派,各流派的渊源和取穴的特色也有所区别,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色。

小儿推拿适用于哪些疾病

专家介绍,小儿推拿有助于治疗的疾病范围比较广泛。第一是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感冒、咳嗽、发热、哮喘等;第二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有厌食、呕吐、腹泻、腹痛等;第三是肢体畸形,例如小儿肌性斜颈、足内翻等;第四是泌尿系统疾病;第五是代谢性疾病,如儿童肥胖症;第六是五官科疾病,比如近视、弱视、斜视、远视等。

除此之外,随着推拿医生们的不断总结发展,临床小儿推拿适用病种也在不断拓展。如鼻泪管不通,是孩子出生后眼屎多,发生鼻泪管不通,眼科临床常采用冲洗的办法进行治疗,比较痛苦。除非先天存在的鼻泪管器质性的病变,也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的方式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虽然在社会上小儿推拿非常火爆,但它也不是包治百病,像骨折,肿瘤,一些严重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等均属于小儿推拿的禁忌证。

小儿推拿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专家表示,中医讲求辨证论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孩子越小,推拿的效果越明显。《推拿三字经》中有“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等词句,指的便是推拿次数。其中三万、三千、三百指的是大概的数字,本意是说孩子越大推拿的次数越多才能起效,孩子越小推拿的次数越少即可起效。

推拿还有助于治疗“小眼镜”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推拿专家表示,中医推拿对于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弱视等视力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推拿有助治疗近视、弱视、斜视、远视等儿童常见的视力减退疾病。如“四明穴”手法:按压眉弓中点、眶上缘下的上明穴,内眼角上方的睛明穴,耳后的翳明穴和小腿外侧的光明穴。中医认为,近视不光是眼睛的问题,也和全身循环有关。因此,“四明穴”手法推拿时还要配合头面部、胸腹部、四肢和腰背部相关穴位的按摩。

家中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家长可以在家对孩子进行推拿吗?专家表示,小儿推拿是一种绿色健康的疗法,而且小儿推拿操作手法比较简单,家长容易学习,经常给孩子做一些推拿,可以帮助提高孩子免疫力,减少疾病。

如让孩子养成主动进食的习惯,可以用“清胃经”手法进行推拿:推捏小儿指腹,向指尖方向推捏。还可以用“推四横纹”手法:四横纹分别位于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推拿时,操作者用自己拇指面纵向来回直推孩子的关节横纹处,四个关节逐个推,反复多次;或者使患儿四指并拢,在横纹处横向来回直推,也可奏效。“清胃经”还可以揉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者用拇指反复揉捏小儿大鱼际中点部位的板门穴即可。

再如孩子低热,家长除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推拿的方法为孩子降温。帮助退烧的“天河水”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即自腕横纹至肘横纹连线的中点,操作时,操作者可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横纹逐渐推向肘横纹。专家提醒,孩子发烧时首先要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高烧的情况也需要医生来处理,只有轻度发热才可以用推拿进行辅助治疗。

(来源:新华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