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名臣传中富察氏第一人为何叫阿哈尼堪?


编者注:本文主要依据富察家族修谱人富察铭安先生在家族的所讲内容为主要资料而编写。

按富察铭安讲,一直关注收集富察家族的家谱,五年前,在一个满族群里,遇到了一位富察氏阿哈尼堪的后裔,他在群里问祖先阿哈尼堪的情况。可群里出来一个人说,阿哈尼堪,那不是奴隶汉人吗?怎么可能是满洲人?最后还来一句没文化真可怕。这位可能学过几天满语,就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就是出现这么一位不懂装懂的人搅局,后来那位阿哈尼堪的后裔就再也找不到,或许这位后裔也不很懂历史,真以为是汉人后代而退出了满族群?

八旗满洲名臣传和满汉名臣传中一共记述51位富察氏,他们是为大清国为我们民族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不应忘记祖先的功绩。阿哈尼堪就是记载的51位富察氏名臣中的第一位,是非常纯粹的满洲人。他是世居叶赫的叶赫富察,他的曾祖椿布伦,和兄楚隆阿、弟昂古里,弟兄三人一起于天命年间归顺了太祖爷,太祖爷把这兄弟三人编入镶黄旗。富察铭安现在修富察家谱,就有这支的家谱,所以很想跟当年提供家谱的那位阿哈尼堪后裔联系上,就因为群里出现搅局的人,后那位阿哈尼堪后裔的人就在满族群消失了,再也没有找到他。


满洲名臣传中富察氏第一人为何叫阿哈尼堪?


阿哈尼堪的历史功绩非常,如果全说出了,那所占篇幅就太多了。需要很长很长。

他主要是在太宗皇太极和顺治帝期间为大清国东征西讨,出兵征服过朝鲜,打过明朝,后随龙入关,追打李自成和南明军队,在统一中原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天聪九年,他同蒙古两黄旗将领布哈、阿济拜等几人路经明宁远城,明朝看他们没几个人,认为有便宜可占,于是出动数千人来把他们围住。结果阿哈尼堪这几位满洲勇士让他们知道满洲铁骑的厉害,满洲勇士毫不退缩,奋勇冲向明军阵营,杀的明军人仰马翻,横尸一片。剩下识趣的,抱头鼠窜。

崇德二年,从征朝鲜,他一马当先,抢先攻占江华岛。

入关后,跟随豫亲王多铎南征,每战必捷。还参加北讨蒙古苏尼特部等战争,可以说是战功赫赫,最后官职是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顺治八年去世。


满洲名臣传中富察氏第一人为何叫阿哈尼堪?


那么他为什么名字叫阿哈尼堪呢?其实叫尼堪的不一定就是汉人,努尔哈赤之孙、广略贝勒爱新觉罗·褚英的第三子就叫尼堪,也是战功赫赫,敬谨亲王。这就充分说明,满语里的尼堪没有贬义,满洲人有的就以尼堪命名,另外满洲人名字里还有带蒙古的,但也不是说就是蒙古人。

以尼堪命名绝非个例,有人统计满文本《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叫尼堪的就有四十四人之多,分布各大姓氏。可以说是当时常见的一个名字。

那我们就看看阿哈和尼堪的含义是什么?关于尼堪含义,可参看我2017年3月19日发的文章《满洲人为什么称呼汉人为尼堪?》。尼堪是指汉人,但无贬义,一般认为,孩子生下,感觉有些文弱,不象满洲人那样强壮,就会命名尼堪。但事实证明,经过后天锻炼,这些满洲人常常厚积薄发,后来居上,一点没有娘炮气息,长大后是非常威猛的满洲武士。

那么这些富察大将军为何还把阿哈也用到名字里呢?

那就先看什么是阿哈,真的就是所谓奴隶吗?周远廉在《关于满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问题》( 《社会科学辑刊》1979 年4期)虽他认为 “阿哈”是奴隶意思,但认为阿哈全名为包衣阿哈,是满文的音译。

《满文老档》里包衣和阿哈经常并用,也有包衣阿哈。孟森先生的《八旗制度考实》(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6 年) ,文中说: 考包衣之名,“包”者,满洲语“家”也; “衣”者,虚字,犹汉文“之”字。所以包衣阿哈意思就是家里的阿哈。

满洲社会里的阿哈与中原的奴仆意思不能完全等同。看《红楼梦》就可以看到,老的奴仆地位是很高的,如焦大对主人一样骂。宝玉的奶妈也是爱叨唠,虽人们很烦她,但都惹不起,连王熙凤出面也是把宝玉的奶妈哄走。

圆明园总管世家后裔金山谈包衣就说道:关于包衣,以我家现身说法吧。

包衣在我家类似于兄弟,按我家的规矩, 我家每四代得给包衣一个说法,必须给人家名份(白了)或一个买卖,类似于另起炉灶。

如果人家还想留在家中,能替我爹管我, 我家在老八旗营西苑街有买卖,据海淀文史商海变迁第184页记载,我家有三个铺号一道街增兴记三道街西头儿增全记,归我祖辈,三道街东头儿增兴城就归吴大爷家,还有顾爷爷瑞奶奶中间字都和我祖辈中间字排着。

综上所述: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家的包衣和众专家老师说的有区别,

包衣一词不是向今天您所想象的那样,更别误认为包衣全是非洲黑奴, 您见过曹雪芹家这样的包衣实属正常,您肯定不知道也没见过住皇太极第四子公爵府长达157年的包衣阿哈或阿哈包衣。作战的时候,包衣一样冲锋陷阵,如果真的如所说的奴隶,可能那么卖命吗?

所以满洲社会中的包衣或是阿哈,均不要用中原奴仆的观点去考虑。就如上边说的尼堪一样,满洲人认为人人平等,所以真的没把阿哈当贬义。关于内务府包衣,曹雪芹家就是典型代表,非常受皇帝重用。实际上,内务府包衣不全是汉人,还有满洲人。如乌拉镇的将军傅的富察氏,不仅连续几代担任乌拉总管,还出过大将军,但从家谱看,也属于内务府包衣。所以可以看出,当包衣地位一点都不低。

前几年,也听过类似富察铭安老师讲的事情,也有一网友开始对满族文化非常积极热心,也是寻根问祖。但当查到他祖先是包衣身份后,反而开始记恨满族。这就是不理解历史的原因。

话说回来,大将军阿哈尼堪为何名字有阿哈,已经不好考证。但用到名字了,就已经充分说明,绝对没有贬义。

主讲富察铭安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