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兴唐传》、《说唐全传》等隋唐英雄系列历史演义小说深得大众之喜爱,成为众人闲暇之余消磨时光必看之书籍 。该系列书籍之中,英雄众多,能人巧匠数不胜数,天下十八条好汉、四猛、四绝、十三杰、贾柳楼四十六友、十八反王等等,在这诸多英雄当中,有一位英雄十分受人待见,他不仅在书籍之中深受众英雄之钦佩,喜爱,而且在书籍之外深受读者之喜爱,那么此人是谁呢?且听笔者悔昔道来:

秦琼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此人非是别人,乃秦琼也。在历史上确有此人,乃唐朝之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此非重点,重点在于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形象。秦琼,在隋唐系列书籍中,可谓人中龙凤,受人待见,在瓦岗寨时为大魔国之统帅,归顺大唐后,又长期担任唐军之统帅,直至《薛仁贵征东》时,身体不适,力不从心才将帅印交出给了尉迟恭。那么问题来了,秦琼为何这么受人待见呢?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其为人处世方面十分得体,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素质高,为人拿捏有度。这样说估计,不熟悉秦琼的读者有些云里雾里, 笔者悔昔就详细说一番。

尉迟恭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秦琼,在江湖上有个响当当的名号为:“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够霸气吧,其实秦琼的江湖美号全称应该是这样的:“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而“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只是该美号的顺口简称而已。秦琼何以得此美号呢 ?且看书中的秦琼之形象如何:

秦琼,出道时,武艺高强,练就一身好武艺,配上家传的一对瓦面金装锏,更是如虎添翼,使得其在江湖上行走无人抵挡。秦琼,为人耿直,爱仗义疏财,并且爱打抱不平,遇见不平之事他都会出头。另外,秦琼,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人,为朋友他可以两肋插刀,“两肋岔道,义气千秋”之美誉说的便是秦琼之义气。那么这“两肋岔道,义气千秋”作何解释呢?原来,有一次其朋友遇难,秦琼将自己面容染了,把胡须给涂了冒充响马前去搭救朋友,途径两肋庄岔道时,他忽然想起了家中久未见面的老母妻儿,这岔道口有两条路,一条是去解救朋友的道路,一条是回家之路探亲之路,秦琼犹豫了一会儿,含泪一抹,为了解救朋友,他视死如归的踏上了解救朋友的道路,于是,后人以“两肋岔道,义气千秋”之语来称赞秦琼的重义气。

单雄信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秦琼除了对朋友重情重义之外,他还是个极其孝顺的儿子,打小就对他母亲十分的好,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孝子,正是因为他是个孝子,而且武艺高,邻里街坊才推荐他到历城县衙门当差的,成了一名捕快。秦琼为人耿直,故而办案十分的认真,使得当时的黑道十分的怕他。

为人耿直,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重情重义,可为朋友两肋插刀,大孝子,武艺高,办案认真等等特点,使得江湖之人故而给他起了这个响亮的美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简单顺口称之为“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也正因为秦 琼的以上特点使之成为众英雄佩服之对象,也成为众读者心目中该有的英雄形象!

悔昔言语道:正是:两肋“岔道”千秋义,还属英雄秦叔宝!(文:潘悔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