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8·北京文艺论坛:文化创新要思考“在地性”

千龙网北京11月13日讯(记者 纪敬)11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和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历史与未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文艺——2018·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来自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民间文艺、曲艺、杂技、电视、电影12个艺术门类的文艺评论家和文艺创作者、北京各区文联代表、高校学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本届论坛以“历史与未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文艺”为主题,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文艺发展状况,回顾历史经验,研究当下文艺发展,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引领北京文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艺评论作用,为首都文艺由高原向高峰的继续迈进而出谋划策,推动首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11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和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历史与未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文艺——2018·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本届论坛分为“文学专场”“影视艺术专场”“戏剧专场”“舞台艺术与民间文艺专场”“造型艺术专场”五个场次。专家们从各个艺术门类的角度,全面总结40年来北京文艺的流变历史、发展状况、主要成就与面临的问题。此外,论坛设有嘉宾互动和现场答疑环节,以此增强互动性,促进与会专家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在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沈强表示,北京市文联将结合文联改革,建立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联合北京评协共同开展好理论评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及评论阵地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构建北京文艺评论常态化工作机制。

文学业态打造“北京”超级IP

在“文学专场”上,“改革开放40年以来,文学基本的主题是中国和人的现代化,中国人如何摆脱沉重历史的因袭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并且推动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研究员李朝全先生谈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让文学回到了文学自身,更关注人本身和生存状态。文学思潮呈现多样态发展,比如,刘心武的伤痕小说《班主任》,王蒙的反思小说《活动变人形》,郑万隆的寻根小说《老棒子酒馆》,格非的实验小说《褐色鸟群》等一批优秀的作品,女性小说有陈染、林白等,还有科幻文学、政治小说、类型文学、私人化写作、低龄化创作、非虚构创作、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微信文学等各种文学样式风起云涌,各领风骚。

中国青年智库论坛执行秘书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庄庸认为,“北京”就是个超级IP。今天在谈文艺的时候不仅在谈形态,而是在谈业态,北京文艺到底能够提供什么样新的发展范式,我们要提出把北京当超级IP去打造的解决方案。

影视创作要引入真实的生命体验

在影视与戏剧艺术专场,北京评协顾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结合60年来戏剧与影视学的教学实践,以及近年来开展的“看中国——外国青年暑期影像计划”,谈到新时代中国电影文化的世界使命,文化自信和实力积累是进行创造性实践转化的重要基础,应符合文化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

“‘看中国’项目今年走过了第8个年头,邀请了9位从未到过中国的美国青年到北京,希望通过他们陌生的目光观察中国,拍摄完成10分钟的纪录短片,是中国影视教育与文化跨国协同创作的一种大胆实践创新。”

北京评协理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剧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卢蓉谈到,当前中国电视剧创作要进行“在地性”思考。“在地性”即是现实性也是本土性。当今有很多称之为悬浮剧、无根剧等的作品,究竟有多少是跟当代人的生活现实、心理现实、情感现实相关联,会出现很多口碑和收视倒挂的现象。

“中国经验或本土故事始终处于建构之中,只有积极引入真实的生命体验,恢复具有丰富层面和全息质感的现实,而非置换虚假和矫揉造作的生活趣味,才是创新文化形态的唯一可能的情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