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曝光组合不是唯一的

在感光度设置不变的前提下,光圈f/2.8与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f/4与快门速度1/250秒,光圈f/5.6与快门速度1/125

秒——这3个组合的最终曝光效果相同,我们称之为“等量曝光”。依此类推,与此等量的曝光组合还可以有很多,也就是说,在相同场景下,正确的曝光组合不是唯一的。

曝光量相同的不同曝光组合,图像的亮度、影调的层次、动态范围都相等,但不同曝光组合下拍摄的图像,画面仍会存在差别:

1.不同光圈下拍摄的图片景深不同;

2.如果画面中存在运动物体,快门速度的差异会造成动体影像的位置变化,清晰程度也不同。在正确曝光的原则指导下,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曝光参数组合,完全由摄影师的意图来决定:需要多大的景深、是否携带三脚架、希望主体模糊体现动感还是凝固运动中的一瞬,这些都是选择光圈值与快门速度的依据。

同样场景不同曝光组合拍摄,二者构图一样,曝光量相同,不同光圈下的景深不同。

同样场景不同曝光组合拍摄,由于快门速度的差异,流水的形态完全不同。

选择恰当的测光模式

测光也称TTL(Through

TheLens,通过镜头)测光,是指相机内部的测光系统对通过镜头的光量进行检测,在自动曝光模式下,相机会根据测量值自动计算曝光组合,将其呈现在取景器与控制面板上。在手动曝光模式下,相机会显示测光值与当前设定曝光组合之间的差值。各种测光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场合与题材,可以应对多种多样的拍摄需求。

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重点考虑画面的中心部分(中央区域可选8mm~20mm直径)并赋以较大的比重,因此也被称为“中央权重测光”或“偏重中央测光”。由于我们拍摄的主体通常会位于画面中央,因此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在测光系统工作时默认拍摄主体位于画面中央,并以该部分的亮度作为重点考虑,而将画面周边测光数据作为参考和修正。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参考,是经典的人像摄影测光模式。

这个场景涵盖了天空和近景的地面和树木,采用传统的中央重点曝光可以兼顾亮度不同的部位。

矩阵测光

矩阵测光是将画面划分为多个区域,通过对画面的广泛区域进行测光,经过机内CPU的运算得出测光结果。矩阵测光的测光区域较广,而且加入了对色调分布、色彩、构图以及距离信息的分析与判断,适应范围最广,画面效果自然。

人物主体位于强光照射下,与位于暗处的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玩具车的颜色鲜艳亮丽,使用3D矩阵测光可以综合考量多个影响曝光的因素,并保证主体曝光准确。

点测光

在点测光模式下,测光元件只对画面中心4mm直径圈部分(测光面积约占画面的1.5%)进行测光。测光面积越小,说明相机的点测光系统越精密。

画面中有大面积黑色或白色时,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或多区测光,测量值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曝光偏差,此时使用点测光并将测量点放在被摄主体上即可解决。

当要拍摄的画面光比较大或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较小而其亮度与周围环境相差较大时,也需要用到点测光。此时画面上某些区域注定会过曝或是欠曝,在无法兼顾的前提下,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主体曝光的准确。

在光比强烈、反差较大的画面中,使用点测光功能对准中间调的部分进行精确的测光,可以得到与预想最为接近的曝光结果。

以上图文节选自《NikonD800/D800E 完全摄影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拓客工作室 编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