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事实上,我们根据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古巴防空部队击落U-2侦察机的事例就可以看出,当时苏联的萨姆系列导弹俨然就是美国高空飞行器的克星,至于具体击落美军U-2高空侦察机的方法,可参考影视剧《绝密543》情节,就是冷战时期军事科技和战术的碰撞。然而没过多久,苏联就研制出了第一代实用化S-75防空导弹(萨姆2),它服役于1958年,有效射高为25000米,看似离U-2的最大巡航高度还有一段距离,但它毕竟是一款侦察机,执行任务时总不能一直在最大高度盘旋,所以一旦降低高度侦察,马上就会被击落,说白了当时用的战术就像猫抓老鼠,需要静待时机一击即中。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苏联导弹兵米哈伊尔?沃罗诺夫在接受俄罗斯红星电视台采访时,讲述了他击落美国间谍朗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的U-2侦察机的过程。

该事件发生在1960年的5月1日,这名去年就已满101岁的退伍老兵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发生的事情。据他描述,美军侦察机首先出现在雷达上;接着又进入防空导弹射程(侦察区域);而他仅用了一枚S-75导弹就命中该飞机并最终导致飞行员跳伞被俘。


客观上说,苏联防空导弹击落美军侦察机在如今看来并不算什么稀奇事,但当时却让整个世界一片哗然,甚至还为此传出了很多“离奇故事”。比如其中传播最广的谣言是说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彼得)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潜入到美军U-2侦察机基地,然后通过结识机械师罗伯特将一枚磁性钢针插入了U-2飞机的高度仪,而这个小动作也最终导致该侦察机出现了飞行高度20000米,但仪表却显示25000米的致命错误。


简单讲,散播这种谣言的目的很明确,意思就是苏联的防空导弹根本不具备击落美军U-2高空侦察机的性能,它只是借用克格勃的助攻才拿到的战果。

然而事实上,我们根据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古巴防空部队击落U-2侦察机的事例就可以看出,当时苏联的萨姆系列导弹俨然就是美国高空飞行器的克星,至于具体击落美军U-2高空侦察机的方法,可参考影视剧《绝密543》情节,就是冷战时期军事科技和战术的碰撞!


回头再说,为何当年很少有人相信苏联防空导弹能击落美军高空侦察机呢?其实,这就要从2011年才正式退役的U-2说起,它是美国1956年服役的一款高空侦察机,乘员一人,时速810公里,实用升限24384米,最大巡航高度可达27430米。

按这种数据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国家都只有高射炮的情况下,美军U-2确实就像神一样的存在。比如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7高空截击机,其升限也不过13000多米。


也正因为如此,美军U-2当时非常嚣张,经常会大摇大摆地飞入一些国家的领空刺探军情。然而没过多久,苏联就研制出了第一代实用化S-75防空导弹(萨姆2),它服役于1958年,有效射高为25000米,看似离U-2的最大巡航高度还有一段距离,但它毕竟是一款侦察机,执行任务时总不能一直在最大高度盘旋,所以一旦降低高度侦察,马上就会被击落,说白了当时用的战术就像猫抓老鼠,需要静待时机一击即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