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它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西宁,古为羌地,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对于西宁古城,你又知道多少呢?

  古城台遗址:多元民族格局形成

  古城台遗址,因西汉初在此建有城廓,故称古城台。

  最初的汉、羌文化交流融合,要从设西平郡开始说起,西平郡是继西平亭后中原政权在湟水流域“屯田戍兵”政策的延续。东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边疆的统治,于东汉建安年间从金城郡中迁置西平郡;辖西都、临羌、安夷、破羌四县,并以西都为西平郡的郡治,西都即今青海西宁。

  曹魏初年,西平郡在西平亭的基础上扩建,于其西面新增南、西、北城。据《水经注湟水》记载,魏黄初中建西平郡城,凭依故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以为郡治。

  从西平亭到西平郡的演变发展,侧面说明了中原文化在西宁地区的影响由东逐步向西扩散的历史进程。到西汉政权向河湟地区扩张之前,古羌文化是西宁地区的原著文化,两汉至魏晋初年,中原汉文化随着屯田政策逐步进入西宁,影响西宁地方文化,并不断与羌文化交流融合,成为构成西宁地方文化的重要元素。从西平亭到西平郡的演变展印证了汉、羌文化在西宁地区的进一步融合,这也为西宁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城台便也在此见证了“河开西郡”到元明清时期西宁多元民族格局。如今的古城台遗址主要指今以古城台博纳广场(原古城台商场)为中心的南至昆仑西路,北至五四大街,西至新宁路,东至气象巷中、南段的地区。东西干道西关大街、五四大街与南北过境高速路(西塔高速)、同仁路、交通巷相交,形成棋盘式格局。

  虎台遗址:第二次文化迁入

  据《青海通史》记载,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至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的十八年间,秃发氏三兄弟依次在河湟地区经营南凉政权,其都城也几经迁转。秃发利L孤即位后,将都城迁往西平,其西平都城在今西宁市西郊古城台一带。古城台作为“河开西郡”的见证,再次见证了第二次的民族文化迁入。

  当然,这里我们要重点来说说虎台遗址。说起虎台遗址,自然离不开南凉政权,南凉政权起于鲜卑,鲜卑在东汉以前依附于匈奴,在魏晋时期分为了东部鲜卑(宇文部、慕容部)和西部鲜卑(拓跋部、秃发部、乞伏部)。《青海通史》中也有介绍,秃发部在曹魏时期迁入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与汉族、羌族杂居,东晋时期在河湟地区建立南凉国政权,以今青海民和县史那村为都城,后迁都西宁。对于虎台遗址在南凉政权曾作何用,也有着不同的说法,由于虎台遗址又名点将台,所以大多数人知道虎台以前是作为阅兵台的,其实还有一种说法便是它曾是作为帝王陵寝的。

  不论虎台遗址曾在南凉政权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也是见证了南凉政权进入古西宁,并带来了北方的鲜卑文化的“实物见证者”。

  就在鲜卑文化进入古西宁的同时,宗教文化也在古西宁广泛传播。十六国至魏晋时期,河西走廊战乱频发,丝绸之路青海线开始兴盛,古西宁成为了这条线路的重要节点,中西文化也在此处交汇,在此基础上,宗教文化开始在西宁及整个河湟地区广泛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凉政权对古西宁的影响。

  现今的虎台遗址以虎台为核心建成南凉虎台遗址公园,公园以南凉建筑风格为主,塑像生动,成为了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青唐城遗址:见证西宁900年变迁

  西宁,古称青唐城,那么说起西宁古城不得不提的便是这青唐城遗址了。当路人行至南绕城快速路南门外体育场南侧时,遗留在路中间的一段300多米的土城墙总是引人注目,不了解的人会想在这满是现代建筑的城市,怎么会有这么一段土城墙呢?

  其实这不是普通的土城墙,这里见证了900多年前的西宁城。

  公元1034年,那时的青唐城是g厮政权的都城,青唐城方圆20里,有城门八座,城中分为东西二城,西城是王城,建有规模宏大的议事大殿、宫室、寺院、军政机关和贵族宅院等;东城是商业区,店铺林立,各国商旅云集,仅于阗、回纥商人就有数百家之多,每天人流熙熙攘攘、摩肩擦背,繁华之景不言而喻。

  不止是街市的繁华,手工业品也极其有名,青唐城的手工业品中,要数铠甲最负盛名,据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青唐铠甲,铁色青黑,冷锻而成,晶莹如镜,可以照出人的毛发来,有人试过铠甲的质量,在相距50步的地方,用特别好的弓箭都射不进去。

  在上面我们也曾提到过了,由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战乱频频,青唐城一度成为中西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这也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公元1009年,宋军攻破青唐城后改名鄯州,随后被g厮收复,公元1104年,宋军再次占领鄯州,又更名为“西宁州”,宋朝对河湟谷地的统治逐步以青唐城为中心扩散到整个青海地区,西宁一名也沿用至今。

  如今的青唐城不仅保留这300多米的土城墙,更是沿着这个土城墙修建了青唐城遗址公园。在保护青唐城土城墙的同时,修建了占地三万平方米的青唐城遗址公园,公园内有古迹掠影、边城风物、青唐遗韵等景点,这更是成为了喜欢历史的人的必来之地,可能在旁人看来这仅仅是土城墙的历史遗址,可在历史爱好者眼中却是可以触摸到那段远去的繁华历史的“宝物”。

  走过古城台,走过虎台遗址,走过青唐城遗址,仿佛走过了西宁古城的文化传播与历史变迁。可这只是浅尝了西宁古城的故事,曾经在这个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城发生了太多故事,经历了太多变迁。

  这里始于汉,盛于明,取“西陲安宁”之意,河湟之地重要节点之城,历史故事流走,可如今的西宁更在发展之中愈发强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