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览和张郃被并称为河北四庭柱,都曾经是袁绍的部下,后一起投靠曹操。对于高览的真实生卒年历史并没有明确记录。只是演义说被赵云一枪刺死。而和他齐名的张郃却能和赵云大战三十回合,两次大战发生在同一天,高览和张郃差别那么大吗,这里有什么原因吗?

首先,赵云一枪刺死高览有偶然性。

先来看看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中对高览被刺死的描写,“(刘)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刘备已经很危险,赵云救主心切,使用的招数也比以往两人大战时候狠一些,而高览一心抓拿刘备,属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人注意突然出现赵云,所以就被赵云一枪刺死。如果他有防备,赵云可能都没有机会近身,所以说高览之死具有偶然性,是赵云搞了突然袭击。

其次,张郃有头脑,比高览更谨慎。

其实河北四庭柱还包括颜良、文丑,他们两个也算名将,最终都死于关羽之手,而且都是类似于高览这样的死亡方式,被关公突然斩下头颅,都没给对打的机会。而张郃活的更长久,成为曹魏的一员名将,属于正常终老,说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武夫,那打则打,不能打则退。

同样再看看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云纵马亭枪,杀散后队,又来军前独战张郃。郃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这段话的描写看出张郃与赵云的独战是有准备的,而且心里比较有数,实力不如赵云,打上一段时间就跑。而张郃后来还在曹军与蜀汉政权作战中发挥很大作用,冲锋陷阵也能全身而退,证明这个人是非常聪明的,所以他能与赵云大战三十回合败退是不奇怪的。

其三,激战中赵云的体能消耗大。

赵云担心刘备的安全,使用的力气本来就比平常大,能量损耗也大。而这个时候赵云与张郃独战,张郃的体能更充沛,有人会说,张郃也参战了半天。事实上再遇到赵云之前,张郃主要对付的是一些小兵士,体能消耗不大。

赵云要救刘备,面对的都是强手,敌方都杀红眼了奔刘备去,他救刘备的压力肯定大,所以体能已经不那么充沛。张郃在这种情况下,和他打三十个回合是没有问题的,何况张郃并不弱,战斗力还是有一些的。某种程度看,张郃是保存实力,因为他并不是曹操的嫡系,属于降将,该出功的时候出功了,该出力的时候出力了,就已经可以了,没有必要拼命,万一和赵云激战丢了小命可不好。

最后,赵云的目的是保护刘备。

无论是刺死高览,还是激战张郃,中心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刘备,赵云也不是简单的武夫,输赢不是中心目的。如果高览不是威胁刘备的安全,赵云也不会死磕他,毕竟自己也是存在很大危险的,搞不好自己会被乱军杀死。

而在大战张郃时,虽然刘备已经脱离了危险,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敌军数量太多,必须严加防范。此时的赵云与张郃大战,是分心的,他必须时刻关注刘备的安危,一旦刘备被俘虏或者被杀死,干掉张郃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此时赵云也没有全力迎战,双方更多的是象征性的打三十多个回合。张郃完成任务,赵云也完成了任务,保护主公全身而退。

史籍资料对于高览生平介绍不多,只知道他是袁绍的将领,后来投降曹操,投降后就没有记录了。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死的也没有明确记载。赵云刺死高览也只是在演义中体现,真实的战争场景也不会是几员武将单打独斗,演义这样描写纯粹是为了突出赵云的勇武。而让他一枪刺死史书上没有详实记录的人物,则避免了演义情节与史书差距过大,让读者感觉乏味。

而张郃在真实历史上有比较详尽的记载,而且在后来是一个让蜀汉政权头疼的人物,有他在,蜀汉对曹军很难有进展。如果把他写死了,那么后面的情节就没有办法推动了。也不能让他打败赵云,那样就是喧宾夺主了。所以罗贯中先生就让赵云一枪毙命一个敌手,打败一个敌手,既突出英雄人物,也不影响情节推进,甚至是合乎历史真实。所以就出现这样的描写。

你是如何看待赵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