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发布了秋拍的精彩拍品,发现这次竟然有潘天寿的指墨之王《无限风光》。太不可思议了!我曾经在美术馆膜拜过好几次这张巨制,想不到这次真的要在拍场出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开启差不多快三十年了吧,这应该是出现在拍场最重要最厉害的一张二十世纪中国画了吧!看看之前拍出高价的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应该都没法和这张潘天寿的《无限风光》相比。去年也是中国嘉德,拍了黄宾虹一生最后一张巨制《黄山汤口》,拍了3.45亿破了黄宾虹的纪录。这次这张潘天寿平生尺幅最大的指墨《无限风光》,可以说是潘天寿挑战中国文脉最高峰的巨制,单论尺幅比《黄山汤口》已经大三倍有余,相信有慧眼,有魄力的实力藏家恐怕会争相出手,揽入怀中!

这张画必须看原作,我之前在画册上一直不理解这张画的厉害和重要。后来有机会在展览上看到,真的是惊人心魄,感觉整个人都要被这张画吸进去。后来每次这张画公开展出,我都一定会去膜拜!这张画的大和别的大画不一样,有些画家是为了大而大,其实大而无当,撑不住整体画面。但是潘天寿不一样,他的出手和格局不一样,他似乎天生是为大画而生的,他的气局和他的力度,让他的大画巍峨无比。这么大的尺幅都弥漫一股力量,也就是孟子说的,潘天寿自己一直追求的浩然之气。我每次站在这张画面前都在想,真不知道这么大的画潘天寿是怎么画出来的?这个人太可怕了!你想他在画这么大画的时候,他其实看不见整体的画面,完全是他自己脑子里想好所有的布局,然后一气呵成。中国画不像油画,画完了可以挂起来看看,哪里不合适再涂涂抹抹慢慢修改。这么大的画,他在这么的纸上谋定而后动,他的脑子里估计像现在说的"3D建模"都已经建好了,一切成竹在胸,然后运筹帷幄,这得有多么宏大的胸襟和魄力才能做到!

这张《无限风光》构图也是特别,真的是够奇!够绝!我看过很多潘天寿的大画,反复琢磨过他的构图方式。这张画真的是他所有画里面最为奇特的一张,相信他用这么特别的构图画他平生最大尺幅的指墨,一定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张画是1963年画的,我看过他1962年之前很多的画,可以发现他最重要的构图方式就是先画一块大石头,美术史家称之为"潘公石",这块大石头就把整个画面撑起来有了一个稳固的结构,然后再在这块石头里面填充各种花草动物,让整体画面丰满起来。但是,1963年画的这张《无限风光》完全采用了新的办法,可以想象潘天寿一定是在突破自己固有的构图方式要去创造新的图式。这张《无限风光》的构图潘天寿采用了全新的一种"造势"的方法,极其大胆富有想象力。他先画了一块很奇很险的石头,从画面右上角斜出;然后画了倒垂的松树从石头上斜着往画面的左下角伸出去。这是多么险的构图!但是,就在松树到左下角快临近下面的瀑布的地方,潘天寿让这颗松树开始掉头回旋向上,形成蓄势待发——腾势而起的一股向上力量!而且这股力量一路趁势而上,一上在上,一直到最高峰的风轻云淡,无限风光!这个时候,我忽然明白,其实潘天寿画的是"龙抬头"!他巧妙地借助了回旋的力量,让画面整体充满向上的"势能"。试想,如果他就是画一棵顶天立地的松树,也是一张好画。但是他画了这么一股先向下,再回旋向上的力量,一下就让画面活了起来!潘天寿是吴昌硕的学生,吴昌硕画苍松说的是 "种松皆作老龙吟",潘天寿在这里画松其实就是画龙,借龙的回旋腾势布局画面,最后表现出"飞龙在天"的无限风光!这是怎样的奇思妙想!这要多么顶级的绝顶高手才会这么做!才敢这么做!潘天寿在艺术上一直有很强的高峰意识,他像一个武林高手,一路追求"登峰造极",他曾经说过:"有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蕴蓄于胸中,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得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极。"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么大这么奇思妙想的一张画,潘天寿竟然是用手指画的!每次站在这张画面前,我都在想这么大一张画,是怎么用手指能画出来?他一定是指掌并用,心手两忘,如入无人之境!潘天寿有一方印章,叫做"一指禅"。他是绝顶武林高手,"指墨"更是独步江湖。历史上能画指墨的不多,能用指墨画大画的根本就没有。潘天寿以一己之力,将"指墨"一道发扬光大,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张《无限风光》潘天寿肯定是想好了布局和构图之后,决定还是拿出独门绝学"指墨"来表现。因为"指墨"更苍茫浑厚,更清奇高古。整张画仿佛营造出盘古开天辟地的一片鸿蒙,苍松且听龙吟,仿佛"巨龙抬头",浑身带着远古的洪荒之力;巨石仿佛天外陨石,奇崛凝重,鬼斧神工。潘天寿说运指如运兵,他在整个画面上排兵布阵,纵横捭阖,想来真是雷霆万钧挟风鸣,让人心惊动魄!

中国的文人画,从苏东坡开始。苏东坡画枯木怪石,其实是画自己内心的"郁勃"之气。这条文脉宋元明清一路沿袭,至民国积贫积弱日渐式微,潘天寿横空出世,同样还是画苍松巨石,但是巨龙抬头,掀天拔地!一举突破中国文人书斋里的自我抒怀,以他的恢弘气局,以他的雄强出手,以他的雄心抱负,将中国文脉带到全新的高峰,画出中国文化的无限风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