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在京召开“烟盒包装使用警示图形研讨会”。图为研讨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摄

千龙网北京11月14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13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在京召开“烟盒包装使用警示图形研讨会”,来自公共卫生、法律、控烟等方面的专家,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的控烟组织参加本次研讨会。参会专家一致呼吁,为更有效地警示烟民,认知吸烟的危害、增强戒烟愿望、远离烟草,国家应排除烟草企业干扰,尽快在烟盒包装上印制警示图片。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受烟草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卷烟消费量占全球的43%以上,现有吸烟者3.16亿,还有7.4亿人受“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者达120万人以上。据悉,目前全球已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烟盒包装印制警示图片。其中有105个国家和地区规定至少占烟盒包装的50%,15个国家至少占75%。然而,作为全球烟草产量第一、吸烟人数第一的中国,至今未能实行这一有效举措。

会上,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原主席左伟国教授,介绍香港1982~1996年卫生署规定,烟包上必须有文字警示,且占烟盒表面面积30%;2006年又进一步规定烟包上必须使用图像警示,且占烟盒表面面积至少50%,同时要求6种图形轮流使用;2017年立法会又决定把烟包健康警示图片的面积增加到85%,警示图从6种增加至12种,轮流更新使用。1982年又制定了《吸烟(公共卫生)条例》,2006年根据公约进行了修订。香港居民的吸烟率已从1982年的23%下降到2017年的10%,还争取2025年把香港吸烟率降至7.8%。

澳门特区戒烟保健会副主席黄浩彪介绍,澳门1983年就规定了在烟包上必须印制健康忠告,2012年又出台《预防及控制吸烟制度》(新控烟法),明确规定烟草制品的标签及包装上,必须印有卫生局提供的警示图片, 且要求占烟包上正反面的50%,并同时印有中文和葡萄牙文。目前正在争取修法,力争将烟包警示图片面积达75%以上。

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指出,烟盒包装上使用警示图片是不需要经费投入,效果又最好的控烟措施,也是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最好的控烟方法之一。可以想象,吸烟者如果每天抽20支烟,每次打开烟包时,看到的都是因为吸烟导致的肺癌、口腔癌、阳痿、脸部老化、胎儿畸形、心脑梗死等图片,对吸烟者的心理冲击一定很大,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市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段佳丽说,漂亮的烟盒包装是引诱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媒介,目前漂亮的烟盒包装掩盖了烟草的危害。据我们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他们认为烟盒包装上印制大而清晰的警示图片,可以有效地降低烟草对他们的诱惑,降低他们尝试吸烟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把烟盒作为控烟的宣传阵地,通过警示性图片,用具有冲击力的效果教育青少年吸烟有害健康,应远离烟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