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5%”这两个数字分别是食管癌晚期发现和早期发现后5年生存率,触目惊心的数据,巨大的前后生存率差异,不得不让人们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投入极大的关注。为进一步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的食管疾病诊疗管理模式,提高食管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促进食管癌的早发现早治疗,由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消化疾病研究所主办,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疾病协作组、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上海市医学会胃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分会协办的《2018年上海同济·第三届食管疾病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11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召开。

本次会议汇集300位学员,50位中外专家,进行26场专题讲座,完成操作演示20病例。邀请了日本、美国、北京、上海以及台湾地区消化内镜领域的顶级专家,围绕食管疾病,主要针对群众非常关注的、常见的食管癌、Barrett食管、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食管粘膜下肿瘤等疾病展开交流,从消化内镜下诊治的角度,对这些疾病的内镜下治疗的选择、并发症的处理、后续的观察随访以及食管疾病内镜领域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动态等问题深入探讨。本着多学科合作的理念,特别邀请了食管介入、影像、病理、外科等领域的专家,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交流和探讨有关食管疾病的诊治,为临床各相关学科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积极促进提高了各临床专科对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早防早治的认识与应对策略水平。

会议充分发挥食管疾病沟通桥梁和纽带作用,借由此次论坛搭建起海峡两岸食管疾病交流平台,通过邀请海峡两岸消化内镜专家的交流,就两岸消化疾病尤其是食管疾病的发病、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关疾病的治疗选择方式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激烈的交流沟通,同时希望海峡两岸据此能够保持长期良好的沟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促进食管疾病诊疗工作的发展与推进做出新的贡献。

此外,本次会议还成立了李兆申院士工作室。李院士及其团队长期从事胰腺疾病的研究,李院士近年来更是关注于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在他的多年倡导下,上海及全国的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工作有了极大的普及和认可,“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一个从事消化内镜工作的医师思想。而院士工作室的成立将极大的推动消化道早癌疾病研究的进展,并搭建起长期的学术交流平台。

此次会议为促进食管疾病的学术繁荣、人才成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食管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健康上海”、“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