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梆子班演此戏,以武旦正工,主角东方氏自始至终由一人担任,揣情度理,较今日所演者确有可取,想系后人不愿大煞风景,始变为纯粹喜剧,殊不知与戏剧道德、移风易俗之宗旨大相径庭矣。自瓦岗寨众英雄大战辛文礼起,直至王伯当招亲止,统名为《虹霓关》,此系最近演戏路子,老路子则不止此。

自瓦岗寨众英雄大战辛文礼起,直至王伯当招亲止,统名为《虹霓关》,此系最近演戏路子,老路子则不止此。近日舞台演《虹霓关》多名为《瓦岗寨》,虽属标奇立异,然对于老路子事实过于笼统,似不若《虹霓关》真正符合事实也。

《虹霓关》的东方氏到底该不该死?

程继先、徐碧云之《虹霓关》

本剧以夫人、丫环、小生为主,前场重于武功,后场重于唱做,故演此剧者首重于前场与王伯当之起打,必须火炽紧凑,东方氏缟衣素裳,银枪并舞,金莲斫地,此处须具有猿猱豸蹬之工夫,且须妩媚大方,始克称职,故只有花衫资格无刚柔相济之武工者,实不克臻此。后场多重丫环,盖丫环有大段二六、散板,以唱工见长,于是人多重视丫环,而忽视东方氏矣。

伶人如程御霜、荀慧生演此,亦均分饰前部夫人后部丫环,完全成为香艳缠绵之喜剧。

按老路子则不如是简单,于招亲后应带洞房,上辛文礼之魂子,于王伯当入洞房之际,以手示意,此处尚有种种身段,令王伯当以己身为鉴,应知东方氏乃水性杨花之妇人,不可共成婚配。至王伯当有所警醒,乃以刀刺杀东方氏,东方氏于此时自大帐子内跃出,着红色袄裤,面上染彩,扑跌过合后结果东方氏之桃色命运(此处殆与《战宛城》大同小异),王伯当逃下,至此《虹霓关》始告一结束。寓意既佳,剧情更显紧张。老梆子班演此戏,以武旦正工,主角东方氏自始至终由一人担任,揣情度理,较今日所演者确有可取,想系后人不愿大煞风景,始变为纯粹喜剧,殊不知与戏剧道德、移风易俗之宗旨大相径庭矣。当戏剧努力改进之今日,此戏似有重排之必要。

《虹霓关》的东方氏到底该不该死?

李金鸿、叶盛兰之《虹霓关》

宋德珠组颖光社,屡演新剧,以其娇艳之扮相,柔黄纤指,粉若桃花,且武工具有相当根底,曷如一排斯剧,余意必有上元观灯之盛也。

红叶按:蝶生兄所论《虹霓关》剧情,至为窍要。今伶唱斯剧者已当喜剧演,抹去洞房刺东方氏一场,殊失原来本旨。今之演剧,每多失去剧情,使观众常感莫明其妙,甚至《天雷报》一剧,将雷击张继保一场免去,此指涉及迷信而言!果若如是,《天雷报》何以名天雷报?不佞有感于陈君大作,附赘数言于此,不知剧界及研究戏剧高明诸公,以为如何?!

(《立言画刊》1939年第40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