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社区)第一书记】“既然来了,就得干出个样子!”

心系百姓 实干有为

村(社区)第一书记  一面飘扬的旗帜

“既然来了,就得干出个样子!”

——记尉犁县阿克苏普乡英阿瓦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卢文亮

11月9日,在尉犁县阿克苏普乡英阿瓦提村,卢文亮(中)在帮村民拾棉花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李伶 赵伟铭)11月9日早上9点,在尉犁县阿克苏普乡英阿瓦提村村委会,37岁的卢文亮像往常一样召集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班子开晨会,安排部署一天的工作。

“吾守尔,你去鸽舍看看场地平整完没有?阿衣努古丽,你上午去塔依尔家,看看他家里还有啥困难需要解决……”

十五分钟的晨会结束后,卢文亮简单吃了早饭,又匆匆往村民尼亚孜·苏莱曼家走去。

“尼亚孜是村上的大户,他和其他几户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庭院养殖发展得有声有色,明年村里准备试点种植蓝宝石葡萄,他第一时间报了名。过两天葡萄苗就拉来了,我去他家看看葡萄沟挖得怎么样了。”卢文亮边走边介绍,言谈间步履匆匆。

“尼亚孜大叔,14号葡萄苗就要拉过来了,你得抓紧时间种上,现在栽种葡萄苗根扎得深,明年才长得好!”卢文亮一进门就拉着尼亚孜的手亲切地说。

“卢书记,你放心,工人我都找好了,就等着种这‘金疙瘩’了,你们这么上心,我有信心把这葡萄种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尼亚孜笑着回答道。

在英阿瓦提村,提起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卢文亮,村民们喜欢称他“儿子娃娃”书记。在乡亲们眼里,卢文亮做事果敢直率、不拖拉,心里装的都是大家。2017年6月,卢文亮来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后,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增强了,村委会各项工作更规范有序了,村里各色产业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不会干没关系,我们来教、我们来带”

“我们既然来了,就得干出个样子!不干出样子绝不收兵……” 2017年6月驻村第一天,在驻村力量和村民代表参加的第一次联席会上,卢文亮就向全体村民作出了庄严承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从驻村第一天起,卢文亮从解决村干部能力不足、管理不严、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入手,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帮助村组干部树立威信,提升能力。

“不会干没关系,我们来教、我们来带。”卢文亮对工作队的干部这样说,并带领5名工作队员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建立起“1+3”捆绑式帮带关系,由工作队员帮带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1名村民小组长和1名后备干部,提升其业务和综合素质。

刚来村里时,卢文亮发现村干部整体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存在不敢讲、没自信讲国家通用语言的现象。“我们的农民夜校每天教村民说国家通用语言,村干部自己都说不好怎么行?怎么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卢文亮将对村干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放在了每天下午6点的“微党课”上,除了学习政策文件、讲话精神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成为一项重点。

“卢书记的讲课方法特别好,不仅教我们汉字、词语,还让我们用词造句,这样很容易理解词的意思。”阿克苏普乡英阿瓦提村党支部书记吾守尔·买买提说,通过一年多的培训,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自信心也提高了。

最好的教授方法就是身先士卒、言传身教。2017年7月,尉犁县在全县范围内启动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各个乡镇、村在一个半月时间里完成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从7月底至8月底,卢文亮带领工作队的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帮忙清运垃圾,整理规划庭院,硬是提前半个月完成了任务。

“每天晚上12点才回去休息,那段时间,村干部真是跟着我受了不少罪。”卢文亮说。

“我们跟着卢书记一起干,学到了不少本事,现在班子更团结了,每个干部都觉得自己能干很多事。”吾守尔自豪地说。

35岁的阿衣努古丽·买买提年初被选为村委会委员,刚上任时,工作能力较弱,开展工作也没有思路,卢文亮主动与她结成帮扶对子,同学习、共入户、齐接访……在卢文亮的带领下,阿衣努古丽很快成长起来。

村民热依木·买买提说:“现在到村委会办什么事都很快,这样的村干部我们支持!”

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卢文亮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在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在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各类先进典型、致富能手中发展。目前,英阿瓦提村已有39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分子19人,2人被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3人。

“脱贫攻坚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

“我们村一共有9户贫困户,去年已经全部脱贫,现在是巩固提升阶段。”11月9日,卢文亮接受采访时说,“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通过产业带动全体村民脱贫增收是关键。”

英阿瓦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产业也单一。从驻村第一天起,卢文亮便逐户走访贫困户,为乡亲们“一户一策”制定脱贫方案。

“过去,村里的产业以棉花种植为主,遇上天灾,棉花减产,老百姓连贷款都还不上……”卢文亮说,2017年,在尉犁县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村里一半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了新疆利华棉业集团,开始外出打工或者发展庭院种养殖,家庭收入持续增长。

村民艾合买提·吾买尔和妻子阿依古丽将自家的70亩地流转出去后,夫妻俩到县城打工,月收入6000元。

村民海里且木·吾甫尔的丈夫患重病,家里有两个在上中学的孩子需要供养,一家人的日子陷入困境。卢文亮帮海里且木找到了在饭馆打工的工作,又为她争取到5000元的扶贫资金,帮助她开烧烤凉皮店。

英阿瓦提村“丝绸之路养殖合作社”每年收益20余万元,在卢文亮的多次协调下,村里6户贫困户每家将10只扶贫羊放在合作社托养,每年可分红1600元。每当提起卢文亮,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其是为民干实事的好干部。

卢文亮说,如今,除了棉花产业外,村里庭院种养殖特色产业也遍地开花。

“村里现在有3家养殖合作社,今年我们还打算再成立一个养鸽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带领贫困户进一步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效。”卢文亮说,目前,英阿瓦提村有120户村民发展养鸽、养鸡、养羊产业和庭院经济。

这些天,除了在棉田帮助村民捡棉花外,卢文亮跑得最多的就是工地。

“我们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项目,明年村里要建5座设施大棚。养鸽合作社的场地也要抓紧时间清理出来建鸽舍,这些事一刻都停不得……”卢文亮说,受益于河北援疆项目,2018年,英阿瓦提村又试点种植90亩蓝宝石葡萄。

“这种蓝宝石葡萄个头大味道甜,市场批发价20元/公斤,盛果期亩产量可以达到2.5吨,经济效益特别高。”卢文亮说,目前,英阿瓦提村有6户村民达成了种植意向,并提前做好了栽种准备。

卢文亮说,2019年,他希望通过蔬菜大棚、养鸽、养鸡和种植蓝宝石葡萄等特色产业带动全村群众进一步致富。

“你离群众多近,群众就与你多亲”

“阿不拉,这几天身体怎么样,有啥困难一定跟我说,别不好意思。”从养鸽合作社的工地出来后,卢文亮又来到了村民阿不拉·加马力家,阿不拉2017年患上了一种罕见病,四肢无力,行动不便,整个人也消沉了不少,家里靠妻子一个人打工维持生计。卢文亮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为他筹集了6000元医药费,还经常鼓励开导他。

提起卢文亮,阿不拉总是动情地说:“工作队就是我的亲人,卢书记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今年3月,在一次入户的过程中,卢文亮发现村民热孜完古丽·阿不拉的身上起了许多疱疹,他二话不说立即驱车将她送往尉犁县人民医院,经过县医院的初步诊断需要立即转院至上级医院,卢文亮又将热孜完古丽送到了巴州人民医院,还为其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

一提到这件事,热孜完古丽就十分感动。“工作队就是为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别担心,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你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卢文亮对热孜完古丽说。

村民依不拉音·吾斯曼因操作不当,导致家中水费重复扣款。卢文亮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水管所沟通,帮助其解决了诉求。

“你离群众多近,群众就与你多亲。”卢文亮总是对工作队干部这样说。

今年8月,卢文亮所在的单位尉犁县税务局干部自发筹集了8400元爱心助学款,帮助英阿瓦提村今年刚考入新疆医科大学的贫困生艾力亚尔·阿不热合曼圆了大学梦,又为其他8名贫困学生买来校服和文具。

每次去村里的老人家里入户,卢文亮总是会带些水果、点心,并嘱咐老人保重身体,按时吃饭。

78岁的买利亚姆·阿斯木感动不已。“每次卢书记来我家,我都特别高兴,就算啥都不干,来陪我说说话、聊聊天我就很开心了。”在老人心里,卢文亮俨然和自己的儿子一样。

在卢文亮的统筹下,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开展了“五个一”柔性入户活动( 敬老爱老·文明家风主题活动、量身定捐·助力爱心活动、巾帼共建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民情民意·入户代办活动和“民族团结一家亲”融情活动),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群众工作,用点滴小事凝聚起了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驻村300多天,最为欣慰的是我们的工作有了初步成效,也渐渐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明年,我有信心通过各项产业发展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将英阿瓦提村建设得更美好。”卢文亮说。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监制:陈琛

审核:熊光伟

责编:申波

编辑:沈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