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之一,在古代对联有很多称呼,比如说楹联,对对子,对对联等等,另外对联也在诗词歌赋中广泛存在,其中对偶的情况都可以算作简单的对联。另外对联从它的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要求对仗工整,音律上面符合平仄。除此之外在意境上面也要吻合。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对对联的高手,比如说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就特别喜欢对对联。他曾和佛印说出了“狗啃河(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的佳句,除此之外还有明朝的才子唐伯虎和解缙都是对对联的高手,清朝时期对对联最有名的就是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了。今天我们来说一个关于明朝神童李开先的故事。

李开先是山东济南人,小的时候家境比较富裕,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所以从小就注重对李开先的培养,李开先也是早慧,通俗一点来讲就是神童。李开先八岁的时候便能吟诗作对,而家里的人更是宠爱他了,尤其是李开先的爷爷,恨不得将李开先供起来。

这一天李开先的爷爷六十大寿,来贺寿的人排起了长龙,其中都是当地的达官显贵,来宾之中有一个秀才,这个秀才知道李开先是神童,如今见到他便想出个上联考考李开先,看看是不是人如其名是一个神童。秀才出的上联是“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

其中“无叶不青”和“无夜不亲”是形容前边两句“墙边柳”和“枕边妻”另外“青”和“亲”读起来音调也是一样的。这个上联还是挺有难度的。一旁的宾客也都为李开先担心,没想到李开先一点也不着急。看看墙边的小鸟,便说:“笼中鸟,仓中谷,有架必跳,有价必粜(卖米的意思)”

从此以后李开先的名声更大了,各位读者,你能对出来有趣的下联吗?欢迎在下面评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