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其说人们再也接受不了那种冗长的、沉闷的斯诺克比赛,倒不如说是人们早已经习惯了由奥沙利文和特鲁姆普带来的“后斯诺克改革”,他们两个人依靠对于斯诺克运动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斯诺克技艺,革新了斯诺克的基础打法,改变了传统斯诺克沉闷的整体风格。在2014年奥沙利文与塞尔比的世锦赛决赛中输掉了他梦寐以求的第六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后,尽管他也“绅士”地向塞尔比表达了祝贺,但是他还是“含沙射影”般地讽刺说打球极慢的“克里夫”(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球员,打球风格很慢)又回来了,让他失去了比赛节奏。

有人认为,塞尔比的成功是建立在他“不择手段”的风格上的。2016年世锦赛,塞尔比和中国香港名将傅家俊的那次“世纪半决赛”有两局单局超过70分钟的比赛,而当时的bbc解说员约翰.维尔戈实在忍不住而“骂”了起来,直言比赛太漫长、实在是太无聊了。在2014年奥沙利文与塞尔比的世锦赛决赛中输掉了他梦寐以求的第六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后,尽管他也“绅士”地向塞尔比表达了祝贺,但是他还是“含沙射影”般地讽刺说打球极慢的“克里夫”(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球员,打球风格很慢)又回来了,让他失去了比赛节奏。不止奥沙利文抱怨,几乎每一位和塞尔比交过手的球员都深知塞尔比的比赛风格,他们调侃塞尔比就是“虐待狂”,喜欢在比赛中慢慢扼死对手。而塞尔比在依靠他“慢节奏”风格击败奥沙利文夺取他的第一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后,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几年连夺各种大小冠军的同时还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长达6年之久。

塞尔比童年练球照片

塞尔比的成长经历可谓“艰苦”,他还有一个哥哥,对于他的家庭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即使在他最艰难的少年时期,已经开始打球的他总是想让他的家人能过得好一些。捉襟见肘的家庭条件导致了他的童年时光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至今不愿意和母亲“化干戈为玉帛”的塞尔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过的痛彻心扉。这种生活环境,对于任何一名孩子来说都是煎熬的、残酷的。在8岁时塞尔比的母亲离家出走,塞尔比在他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斯诺克,认真的塞尔比由于刻苦练习,很快在当地崭露头角。也是因为这一点,之后他被练球俱乐部拒之门外。

曾经的生活带给他苦痛和犹豫

前几天罹患白血病的斯诺克名宿威力.索恩的弟弟马克科姆.索恩在莱切斯特发掘了塞尔比,他看中了塞尔比沉稳以及具有韧性的打法,他也是塞尔比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塞尔比的父亲大卫在塞尔比16岁时因为癌症离开人世,这对于塞尔比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他只能篱寄在他的堂哥家中维持生活,为了能在练习室打球,塞尔比会主动帮助客人端水倒茶来抵消练球费用。而塞尔比近乎“惨痛”的年少经历,是塑造了塞尔比性格的最主要原因。那些经历看似把残忍,坚韧不拔、绝不放弃的这些后天性格和品德全部深深地嵌在塞尔比成长的心灵上,而后来他的母亲以及曾经把他拒之门外的斯诺克俱乐部都主动想与他见面,却都被他拒绝了,也印证了塞尔比拥有着独立、报复的心理因素。而塞尔比把他的这些性格和心理早已经完全用到他的斯诺克比赛中去了。这也是在赛场上的塞尔比认真起来显得特别可怕的一点。

塞尔比获得2016年世锦赛冠军

塞尔比和现任妻子维基.莱顿的感情非常至深,而莱顿比塞尔比大了接近7岁,塞尔比2006年在爱尔兰认识了他。而爱尔兰人维基.莱顿之前是一名职业黑8台球运动员,这对于塞尔比的练习和比赛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塞尔比之前也离过一次婚,在06年和他现任妻子相识后,塞尔比看似才重新又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斗志,而他之后在英国本土的每一项比赛,他的妻子都会亲临现场为她鼓励。维基.莱顿是他的灯塔,让他这艘原本行驶在黑暗和狂风暴雨中的小船能找到避风港湾之路。塞尔比的妻子填补了塞尔比之前失去母爱的那种遗憾,也软化了、抹平了塞尔比之前内心中的各种愤恨和仇恶。没有维基.莱顿的出现,就没有现在出现在人们热情而积极的塞尔比。心中的仇恨以及愤愤不平越大其实就越危险,就好比行驶中的轮子如果不休息会产生很多热量而无处释放,维基.莱顿如果不及时安抚塞尔比的心理,06年之后的塞尔比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看似他会陷入一种极端状态而不能自拔。

幸福的家庭

斯诺克运动发展至今,出现了像“飓风”阿里斯克.希金斯以及“火箭”奥沙利文这类天才型并且拥有着不羁风格的流畅型选手;也有“巫师”希金斯以及戴维斯这类严谨而稳重型选手。如其说人们再也接受不了那种冗长的、沉闷的斯诺克比赛,倒不如说是人们早已经习惯了由奥沙利文和特鲁姆普带来的“后斯诺克改革”,他们两个人依靠对于斯诺克运动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斯诺克技艺,革新了斯诺克的基础打法,改变了传统斯诺克沉闷的整体风格。这种带有极大观赏性质的风格,也极大地推动了斯诺克的市场前景。所以在奥沙利文和特鲁姆普的那种“疾速”风格的对比和参照下,塞尔比的比赛风格才看似显得特别冗长而枯燥。其实人们忘记了,斯诺克比赛的本质大多数其实正是枯燥乏味的,这也是之前斯诺克运动多次申办奥运会的常赛项目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世界台联推崇“单局限时赛”和“强力斯诺克”的原因,无非是不想让人们失去对斯诺克比赛的观看兴趣。

“小丑”自然有他幽默的一面

纵然斯诺克运动怎么发展,球员怎么改变,可以预判出斯诺克未来比赛的各种风格还是会并存的,人们在品味各种风格运动员的同时,往往对于运动员在这项运动背后的付出总是置若罔闻。斯诺克运动员的幕后故事远远比赛场上的表现能带人世人更多的感动。当穷苦少年在练习房里只能依靠给客人倒咖啡来赚取练习室的费用,到后来多次一个人哭泣而不想被被人看到;从父亲去世到自己依靠打台球赚钱补贴家用只想让家人能过地好一点,到后来因为打球打得好而让俱乐部赶出来而无处而去,塞尔比当时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而是仍旧独自砥砺前行。人们不能仅仅依靠塞尔比在场上的表现而不喜欢他,不尊重他。就单单从塞尔比之前的奋斗经历,他值得每一位对手的尊敬。未来的生活和憧憬不应该被现在的生活而打倒,其实就是每一位斯诺克运动员甚至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去做到的。就像当年的塞尔比在忍受打击而独自落泪再去艰苦拼搏时,人们应该想到,那时的他早就注定是未来斯诺克运动的“大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