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布了溥仪的退位。
诏书大致的意思表示人民期望共和,要把统治权归还与国民,定为立宪共和国体,也就是说自此传统封建王朝的性质将会发生彻底的变化,大清帝国将要灭亡,封建王室贵族几百年来享受的待遇也将不复存在。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当然是民之所向。但是这无疑会伤害到众多封建主的利益。那么,在溥仪退位时,代表封建利益的十二位铁帽子又是如何应对?
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地位稳固,享受朝廷恩遇
铁帽子,顾名思义就是位置不容易被动摇、地位像铁一样坚固,以 “世袭罔替”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由上一辈传至下一辈,不降、不除,如果被革除爵位,还可以由宗室的其他子孙继承。它起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待遇和地位都比一般的亲王更加优越。
清朝一共有12位可以直接承袭爵位的“铁帽子王”。这其中有8位是在开国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创下功勋的皇室宗亲子弟,比如努尔哈赤的二儿子大清礼亲王代善,清宫戏中常客多尔衮等等。其他4位则是通过在清朝中期、后期建功立业,才受到朝廷恩封的,特别是晚清三位,其实已经没有战场功勋了,他们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意义。
既然享受了朝廷的恩遇,在清朝危难之际,铁帽子王理应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但实际上,大家的利益谋求各不相同,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第一,是坚决拥护溥仪皇位,通过联合形成团体,企图消灭南方革命党力量
这一部分人,由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人联合而成的势力,对外宣称“宗社党”。这其中的溥伟就是铁帽子王,是恭亲王奕訢的子孙。其余部分人则多是皇亲贵族、朝廷大臣的后代。
当时,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宗社党主张罢黜袁世凯,并对其实施刺杀。消灭袁世凯的势力后,内阁由毓朗、载泽顶上,让铁良领兵与革命党对抗,竭力反对共和。当时的宗社党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在北方掀起了一阵波澜。
他们或是通过招揽侦探,在南京、北京等地进行秘密侦探活动,或是招买有“奉天胡红字”之称的东北土匪、北京巡警。即便对于军阀开出的优待皇室条件,溥伟也坚持“始终反对,拒不签字”的态度。宗社党“多方运动”甚至引起南方注意,曾致电袁世凯,要求“速将宗社党人解散”。
第二,是根据大形势判断,支持溥仪退位的一党
随着各方军阀势力强大,南方革命力量崛起,清朝的覆灭已成大势所趋。加上当时袁世凯不断地对各种亲王贵族进行威逼利诱。因此,不少人纷纷表示支持溥仪退位。其中以铁帽子王奕劻的态度最具代表性。
历史上他就是一个比较贪财、好财的人,在一生中积累下不少的家产。但是在隆裕太后向皇亲贵族征款作军费的时候,他却丝毫不愿出钱。
在这件事中,他首先就站出来表示支持溥仪退位。在收受袁世凯的好处之后,不断地在朝廷中鼓吹太后、各方贵族势力,来加快溥仪的退位。对于清朝王室来说,他无疑是一个叛徒。这也导致了他逝世后,溥仪极其不愿给其谥号。
以上提到的都是比较极端的态度,第三种是偏向于中立的态度
除了上面提到的铁帽子王,剩下的一些铁帽子王,不明确支持或反对,而是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以求自保。
当时溥仪退位已经是形势所趋。所以有些铁帽子选择默不作声,以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财富。
共和已成必然趋势,加之各种活动打击,铁帽子王分崩离析。
宗社党在后来发展得也不好,良弼被杀,铁良被清廷革职,加上各种活动的打击,渐渐地也就分崩离析了。
事实上,历史是一定会随着当时的潮流推进的。即便在当时的环境下仍然有保守的旧势力,在最终也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这也是维护溥仪的宗社党为什么最终无法成功的原因。
后来,民国提出了《清室优待条件》,表示可以让铁帽子王继续承袭爵位,保留参禅,不纳税也不服兵役。当时的铁帽子王们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比起皇帝是否退位,他们自身的利益无疑更加重要。在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一定保证后,是否支持溥仪退位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参考资料:《“铁帽子王”源于清代封爵制度 享有世袭特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