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同,我转发。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回家吃饭,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好好回家吃饭……

  

  点击观看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一句简单话语的背后,蕴藏着国人爱家护家思想之大智慧。家是温暖的港湾,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这不只是生活小事,还是关乎作风建设的大事。

  人民日报公众号今年5月专门刊文《党员干部要以回家吃饭为荣》,文中提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回家吃饭是对生活最本真的回归。党员干部要本着穿透固化思维和体悟生活本真的态度去认真思考总书记此话的含义,静下心来多问问自己所参加过的饭局:为什么吃,和谁一起吃,吃得对不对,吃得健不健康,是否影响家庭和睦,是否有损党员形象?党员干部要多从回家吃饭这类简单的生活小事做起,在细微处改作风,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

  “回家吃饭”是一种健康。饮食不规律,膳食失衡,饭局上的烟、酒和不知不觉的过度饮食,不仅让肠胃受损,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甚至诱发癌症。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何谈创造事业?回家吃饭,规律和清淡的饮食肯定对健康十分有利,哪怕是粗茶淡饭也是向健康的回归。

  “回家吃饭”是一种责任。和谐的家庭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要工作也要让家人开心,多回家吃饭,陪父母聊天,帮爱人分担家务,多给孩子一些关心教育。家庭和睦了,工作自然更有信心,事业就会更加顺心。

  “回家吃饭”是一种廉洁。党员干部经常在外吃喝应酬,很容易被浮躁、奢靡之风所侵蚀,吃坏党风、吃掉民心,影响党群关系。多回家吃饭,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党员干部要常提醒自己多回家吃饭,主动拒绝无谓的饭局,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

  “回家吃饭”是一种正气。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形象,回归简单低调的生活状态,既划清了与低级趣味的界限,维护了良好的作风,又给自己节省出了时间用来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能力。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被工作所绑架。从表面上看,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导致一些党员干部长期处于加班加点的非正常工作状态中。身心疲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回家吃饭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回家吃饭,看似简单,实则很多人难以落实到位。回家吃饭不仅关乎党员干部的身心健康,更关乎一个普通家庭的和谐和睦,没有小家的安宁,就谈不上“大家”的稳固。

  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新时代,应该让回家吃饭成为一种新常态,回家吃饭是检验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工作中要破除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旧思路,增强对工作的预见性和统筹协调能力,科学安排好工作与生活,还自己更多的时间回归最简单幸福的生活。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这样既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也能调整好状态为工作蓄力。

  倡议回家吃饭,就是倡议大家要进一步重视和强化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多回家、常锻炼、勤学习、善思考,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何乐而不为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