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计委启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992年,为加强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国防工业的发展,考虑到国防科技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大量资金需求和保密性要求,国防科工委决定启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08年国家体制改革后,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解放军总装备部共同建设和管理。

  国防科技实验室体系由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三类实验室构成,分别对应科技部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所属机构

  1

  军用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

  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3

  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5

  空间环境材料行为及评价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6

  可调谐气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7

  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8

  无人机特种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9

  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0

  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1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2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3

  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

  15

  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空军工程大学

  16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

  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8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9

  计算流体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

  惯性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1

  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

  22

  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3

  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4

  毁伤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5

  车辆传动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6

  机电工程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西安212所

  27

  多谱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28

  脉冲功率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9

  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2]

  30

  抗干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

  31

  电磁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军械工程学院

  32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装甲兵工程学院

  33

  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海军工程大学

  34

  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

  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36

  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北大学

  37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

  38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长春理工大学

  39

  砷化镓超高速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40

  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41

  电子对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42

  通信对抗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43

  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44

  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45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46

  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47

  火力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48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49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50

  导弹制导与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51

  空间微波基础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间院西安空间无线所

  52

  导弹控制系统仿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航科工集团北京仿真中心

  53

  柔性制造系统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兵工集团第55研究所

  54

  火工品安全性可靠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兵工集团第213研究所(西安)

  55

  电磁兼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56

  声纳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57

  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58

  高功率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9

  火炸药燃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兵工集团第204研究所

  60 直升机传动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来源:科远智库

  

  “军工奥斯卡”开选,谁将入围2018军工风云人物?第二届军工榜网络评选启动,请为心仪的大国工匠投出您的一票!

  

  (点击图片即可投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