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五一假期已经快要结束,很多人利用这个小长假与家人外出休闲旅游,目前不少朋友已经准备返程,或正在路上,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及一些不确定因素,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返程健康提示,提醒出行的市民做好防护。具体提示如下:

一、返程前做好返程计划和准备

提前做好计划,最好提前返程,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充分休息,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提前调整身心,为上班准备充足的体力。

二、返程时做好个人防控

1

旅途中出现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应主动佩戴口罩,并尽早诊治。并终止返程计划。

2

要配合铁路、民航、客运等交通部门健康检查的要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与他人接触时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距离。

3

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返京途中等候交通工具时,尽量在空气流通的空间等候,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4

如条件允许建议以自驾车出行为宜。

5

要勤洗手,每次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至少要用流动水冲洗20秒。如果返程途中不方便洗手,应在饭前、便前、便后以及触摸眼、口、鼻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三、返程期间注意饮食健康

1

到正规的营业网点购买食品,不要购买无证照商贩的食品。应选择新鲜食物,不要购买食用野生动物、病死的家禽、家畜和不新鲜的水产品。

2

携带自制“土特产”食品时,分类保存,严格在保质期内食用。不食用过期的食物。保质期短、快要过期的要尽早食用,避免浪费。

3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用未清洗的瓜果、蔬菜。

四、返程后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

返回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如曾经前往高中风险地区,要自觉如实申报,并接受医学观察隔离14天的措施。

2

回家后注意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可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和隔离观察情况,便于及时诊断排查。

此外,据交管部门发布的预测,5号下午2点至6点,进京方向的交通压力将明显上升,其中京藏高速康庄、居庸关、西三旗、北沙滩,京承高速黄港、太阳宫,京港澳高速琉璃河、西道口,京开高速玉泉营、新发地、榆垡等路段车流将较为集中。

同时,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上班上学前健康指南,提醒市民做好健康调节和健康防护。指南具体内容包括:

1.做好健康监测

注意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有旅行史的朋友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可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和隔离观察情况,便于及时排查。主动向单位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不要带病上班。

2.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建议随身携带口罩,视不同人群场景选择佩戴适宜的口罩。

3.将各项防护措施融入日常生活

随时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注意咳嗽礼仪等健康习惯,外出如洗手困难,可携带免洗手消毒液。外出就餐时,应到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餐厅期间要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就餐时执行分餐制,备用公勺公筷。

4.保证充足睡眠

有研究发现,晚睡、缺少睡眠的人则意志力差,更容易感到疲惫。合理安排作息,早睡早起,尽量不睡懒觉。中午小憩可以减少白天的困倦。节后上班前一天晚上设好闹钟,留出充足的上班时间。

5.适度运动

节后适度增加运动,避免节后胖三斤,也要避免过度运动及过度疲劳。运动不在于计划有多好,而在于持之以恒,重点是养成习惯。尽量选择家中或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锻炼,与他人保持人际距离。

6.饮食调节也重要

注意饮食卫生,逐渐调整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些粗杂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做菜少放盐,进食定时定量,还可以适当减少进餐量,给自己的肠胃也“放个假”。

7.多做情绪调节

在开始上班的前几天,一定要早收心,让心情恢复平静。同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熬夜。可以选择听些舒缓的音乐,或阅读书籍,晒晒太阳,保持身心愉悦。

8.高三、初三学生提前准备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家长和孩子自测体温,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不要上学,视病情就医或居家观察,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准备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囗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一次性手套、纸巾等,学会正确使用。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捂口鼻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起居,加强体育锻炼,逐步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规律,合理选择零食,保持健康体重。

编辑:郜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