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在人类航天史上还有一次航天活动可以媲美阿波罗登月工程却鲜为人知的,这个航天工程就是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一个运行在地球附近轨道的空间实验室,距离地面大约400公里,之所以被命名为国际空间站,是因为参与建造、运行、实验和使用这个空间站的国家多达16个,是目前人类航天史上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1998年-2010年)的空间试验平台,国际空间站最大的一个特征是支持多人多天在空间站上进行生活、工作、实验和驻留,比如去年国际空间站最高峰的时候有多达9人驻留,而在国际空间站上驻留时间最长的宇航员为前苏联的克里卡廖夫,它在国际空间站驻留的时间长达748天,而其他宇航员在国际空间驻留时间普遍在半年或者一年,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人类是一种生命,生命需要呼吸氧气,而在太空中是没有氧气的,可是国际空间站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当然,宇航员还想到了其他办法制造氧气,平时国际空间上的宇航员还会产生很多废水(如洗漱水、尿液、汗液、水蒸气),宇航员会利用专门的仪器把这些废水收集起来,然后利用机器经过多重蒸馏、分离以及过滤转化为可以饮用的饮用水,或者利用这些水电解制造氧气,这样又可以补充一部分氧气,所以说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根本不用担心缺氧的问题。

从50年代开始,人类航天科技取得巨大进步,在短短的70年里,人类相继成功实施这些航天工程:第一颗人造卫星(1957年)、第一次载人航天(1961年)、第一次登月(1961-1972)、第一次火星探测、第一个太空望远镜建设等,在这些航天活动中,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堪称人类航天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因为这次航天活动创造出多个第一:第一次登陆地球以外的星球、第一次载人飞行距离最远的航天活动、第一次采集月球土壤......而在这次伟大的航天活动中,最令人赞叹的是在长达11年的登月活动中,人类把12名宇航员从地球送到了月球然后再安全返回来,创造人类航天史上的奇迹,也正因为于此阿波罗登月工程被誉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伟大的工程,没有之一。

阿波罗登月工程被誉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伟大的工程,没有之一

其实在人类航天史上还有一次航天活动可以媲美阿波罗登月工程却鲜为人知的,这个航天工程就是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一个运行在地球附近轨道的空间实验室,距离地面大约400公里,之所以被命名为国际空间站,是因为参与建造、运行、实验和使用这个空间站的国家多达16个,是目前人类航天史上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1998年-2010年)的空间试验平台,国际空间站最大的一个特征是支持多人多天在空间站上进行生活、工作、实验和驻留,比如去年国际空间站最高峰的时候有多达9人驻留,而在国际空间站上驻留时间最长的宇航员为前苏联的克里卡廖夫,它在国际空间站驻留的时间长达748天,而其他宇航员在国际空间驻留时间普遍在半年或者一年,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人类是一种生命,生命需要呼吸氧气,而在太空中是没有氧气的,可是国际空间站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它的氧气为什么一直用不完呢?

去年国际空间站上驻留的9名宇航员合影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如果把水电解的话,就可以产生氧气,国际空间站上的氧气就来源于电解水,那大量的电能又来自哪里呢?这个很好解决,我们看见国际空间站不是携带有很多面积很大的帆板吗?这些帆板就是太阳能电池板,这些电池板通过吸收太阳能然后转化为电能,因此可以为空间站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有人说,电解出来的水够宇航员使用吗?

国际空间站

当然够,因为水蕴含的氧气非常多,一升水通过电解可以产生620升氧气,而人每天消耗的氧气平均只有550升,只需要一升水就可以满足一个宇航员一天的需求了,地球上的货运飞船会定期给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其中就包括水包,一个水包大概含有20升水,单单这包水电解出来的氧气就可以满足一个宇航员22天的氧气量了,货运飞船一次可以运送几十包这样的水包,所以即使国际空间有9个人,也不用担心缺氧,毕竟货运飞船会定期给国际空间站补充水包,一次补充的量可以维持好几个月。

国际空间站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

当然,宇航员还想到了其他办法制造氧气,平时国际空间上的宇航员还会产生很多废水(如洗漱水、尿液、汗液、水蒸气),宇航员会利用专门的仪器把这些废水收集起来,然后利用机器经过多重蒸馏、分离以及过滤转化为可以饮用的饮用水,或者利用这些水电解制造氧气,这样又可以补充一部分氧气,所以说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根本不用担心缺氧的问题。

补给到国际空间站的水包

除了电解水以外,为了以防万一,国际空间站还准备了两套备用氧气生成设备,一套是加压氧气罐,一套是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加压氧气罐很容易理解,平时我们在医院使用到的那些氧气罐就是加压氧气罐,为了应付不时之需,国际空间站会准备几套这样的加压氧气罐。而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则利用固体粉末(氯酸钠和铁的固体粉末混合物在被点燃时会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来制造氧气,由于这种方式只要点燃就可以产生氧气,因此被宇航员戏称为“氧气蜡烛”。

宇航员在国际空间阅读

氧气是宇航员的“生命之气”,特别是在太空这种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为宇航员提供足够的氧气是维持他生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不能马虎,而国际空间站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优秀,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