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鲁迅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常嘀咕道:“一代不如一代”。

70后常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80后说90后是脑残的一代,90后又说00后是没有希望的一代。我们似乎向来有看不上年轻人的习惯。

而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温室里的花朵,是需要被保护,被呵护的那一个,常常对孩子说:“不行,你还小”

可是到80后成家立业,90后开始在职场大有作为,当孩子们徒步穿过了,被大人认为困难重重的的腾格里沙漠,我们不禁要思考下,年轻人是不是被低估了。

去年,《非诚勿扰》主持人乐嘉,在微博分享了他和4岁女儿灵儿参加的沙漠徒步活动,引发了巨大争议,沙漠里要4天跋涉近76公里,有人认为这对孩子是积极的锻炼,塑造了孩子的独立性和吃苦精神,也有人认为这简直就在折磨孩子。 

在灵儿几次坚持不下来的时候,乐嘉对灵儿说了这样一段话,“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你来这里吗?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来,你如果这么小都能坚持下来,以后很多困难都能自己克服。”

4天走了76公里,即平均每天近20公里,期间孩子腿上全是红疹和水泡,但他们成功完成了挑战。四岁这个年纪确实太小了,引起了很多争议,但这件事是不是也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下少年的能力。

在父母眼里总是被担心的的小孩,到底有多强大?

参加过大漠商学院17班天赋青少年成长营的孩子用自己的耐力和勇气,在腾格里沙漠徒步旅程中向家长们证明了自己。

大人们还是满腹担忧的时候,孩子们在沙漠中展现了少年的实力,与成人团队相比,少年们拥有更强的忍耐力与不服输的精神。

▲ 黄沙漫漫,勇往直前

▲ 亲手搭帐篷

▲互相帮助放松肌肉

▲ 不惧条件艰苦

▲在酷热下默默前行

五天四晚用双脚丈量出来的五十公里沙漠,在无边的沙漠中奋勇前行,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帮扶,吃着简单的食物,住自己亲手搭的帐篷,一切他们自己都做的很好。他们表现出了担当,表现出了坚强,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爱子心切,让家长们对孩子们更多的是“呵护”,可家长们可能忘了,多少危难时刻,都是青年们走在前列,清朝末年是一群十几岁的少年远赴西洋,异国他乡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其中就有詹天佑,民族危难之时,是北京青年学生站出来,引发了“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反帝反封建。

孩子究竟要走多少步才能成长?其实不需要多少步,他们真的比想象的强大。

“少年强,则中国强”,大漠归来我们特别策划了,沙漠归来青少年对话大漠归来企业家。

点击“青少年沙漠小勇士,对话沙漠归来企业家”了解详情。

往期回顾

企沙赛 | 归来都是英雄,回忆都是感动

大漠商学院 | 俞敏洪和我们一起突破极限

大漠商学院 | 沙漠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部分,且永志我心

大漠商学院部分服务客户

▲ 阿拉善公益组织冯仑柳传志等

▲ 第五项修炼 创始人 彼得·圣吉

▲ 微软中国区

▲ 东方坐标学院认知突破大漠生存营

▲ 首届中国精英跨界沙漠徒步论坛——无思想不沙漠

▲ 中国企投家PLUS·2018《沙漠毅行·企投新征程》

▲ (GAT)全球农业思董会

旅行君个人微信

试试加个好友吧

(发送好友申请,请先自报家门)

↓ ↓ ↓ ↓ ↓ ↓

大漠商学院

践行|格局|信仰|求生

旅行君微信:lx258766

 长按二维码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