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患者1:“我42岁,刚发现高血压,没吃药,主要是多做运动,现在血压基本是140/90mmHg,可以不吃药吗?”患者2:“我71岁了,高血压多年,一直吃降压药,最近血压在136/89mmHg上下,这样的血压可以吗?”

这样的问题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经常问到的,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看,高血压至少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考虑到年龄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血压控制目标有所不同:

年龄小于65岁没有心脑眼肾等靶器官损害发生,最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20/80mmHg;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没有任何不适,可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或更低。年龄大于65岁没有心脑眼肾等靶器官损害,血压的控制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血压可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够耐受且无任何不适合,还可进一步降低。

两位患者显然达到了控制目标,实际生活中大多高血压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都是可以达到的,但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不知道高血压患者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医生在问你血压高低的时候,常常会问“你的心率是多少?”,那么你对自己的心率知多少呢?

研究显示:心率的快慢与血压密切相关,而心率的快慢又独立于高血压之外,即可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又可预测这种风险发生的危险程度。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关注血压降到多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看看自己的心率快慢。

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增快,使得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多,对血管产生的冲击增强,血压便会升高,对血压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率加快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降低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引起心律失常,从而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心脏及其它各个器官。

因此,《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当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时即应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力争将心率稳定在60-70次/分钟。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非高血压患者,也应注意对心率的控制:

研究显示:静息心率10年内增加15-25次/分钟,或者静息心率从70次/分钟以下加快到70次/分钟以上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10年死亡风险将增加20%以上。

本文开头的患者1和患者2虽然血压控制达到了目标要求,但经进一步了解发现:

患者1:体重超重20%,血糖、血脂均偏高,静息心率92次/分钟患者2:患有冠心病,静息心率78次/分钟

由此可见,两位患者均应对心率采取干预治疗,应用服用或加服减慢心率的药物。

【总结】:高血压患者在关注血压高低的同时,对静息心率的快慢应当给予特别关注,要知道控制心率不仅关系着血压的高低,也是高血压治疗效果得以取得良好效果所必须的。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