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银行储蓄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储蓄宣传是银行是组织存款不可缺少手段。

文│潘中法

储蓄宣传是银行是组织存款不可缺少手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人民收入不高,生活贫困,经过银行储蓄宣传,人民群众都懂得 “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储蓄热情高涨,缩衣节食把手头多余的钱,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那时储蓄种类可比现在要多得多,活期储蓄中有活期存单储蓄、活期存折储蓄、活期有奖储蓄;定期储蓄中有整存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整存零取定储蓄、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和定期定额有奖储蓄。在农村中还有油料优待储蓄、粮棉优待储蓄等等。

开展储蓄宣传的铜鼓队

我国党和国家对储蓄一贯实行保护和鼓励政策,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第11条就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我国银行储蓄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储蓄是存款人自觉自愿行动。参加不参加储蓄,存哪一种储蓄,存多少钱,什么时候存,存多长时间,存在哪家储蓄机构,都由存款人自己选择决定。

取款是存款人的权利。什么时候取,取多少,派什么用途,完全由储户自己决定。

存款有息。储蓄机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支付给储户利息,这是鼓劢储蓄积聚资金的经济杠杆。

为储户保密。银行对储户的姓名、地址、帐号、种类、金额等必须为储户保密,不得外泄。

银行里有一句口头禅,叫“会说会写信贷员,会唱会跳储蓄员。三尺柜台连着银行和社会,银行和储户。各家银行能歌善舞的安排在储蓄上,储蓄人员经常去工厂、下里弄,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储蓄宣传活动。像黄浦区南三所、大世界所、静安区的静安寺所和闸北区的北站所每天24小时开门营业,储蓄宣传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都是全国闻名的储蓄宣传的先进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