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慧画无限”社区公共美术活动第二站将走进张庙街道,用创意墙绘来为社区生活增添新意。活动发动本市美术相关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墙面绘画创意,师生们将与居民一起,用画笔为社区上色增彩。

此次活动恰逢张庙街道建成60周年,旨在保留和重现“工业文化”和“工人新村文化”的同时,通过公共美术的形式融入时代新元素、新风貌,继续打造“和谐张庙、宜居张庙、绿色张庙、幸福张庙”,让市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自身生活的美好,共同加入社区微更新,传递“美丽张庙”正能量。

活动发布后,我们共收到了130幅来自上海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作品。经过专家导师的层层筛选,有40幅作品成功入围。

即日起,线上投票通道也将全面开启,快点击“阅读原文”链接,为你欣赏的画作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截止至11月16日,票数最高的前5名将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张庙街道“慧画无限”社区公共美术活动“最具人气奖”,获奖作品也将在艺术节特邀艺术导师指导下进行润色修饰,最终呈现在张庙街道的社区墙面上哦~

1.朱嘉益《鲸梦》

我们美丽的上海魔都,是一座海上现代城市,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文化,也是一个美丽和谐的绿色城市。在上海蔚蓝的天空中,总漂浮着皎洁的云朵,孩子的梦有大有小,成为了一条条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鱼遨游在空中。

2.张记雯《无题》

画面中心的“1958”代表张庙一条街始建于1958年。图中和平鸽来源自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Logo,体现了此次征集活动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之间的联系。而“20”则代表着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左下角的温莎牛顿品牌的标志则代表着此次征集活动由温莎牛顿支持。右下角的“ARTS”代表着艺术。

3.徐晴雯《合·彩》

红黄蓝三原色的飘带代表了一种传承和对未来的期望,下方张庙的历史建筑剪影被画面中心的的太阳照耀着,再一次焕发生机。希望张庙街道及整个上海充满着活力与创新,发展的越来越好。

4.宋古依《无题》

这个墙面绘制的设计采用的是一个上海标志性的景色,用手绘的线条和简单的颜色来进行表达。是一副直接明了表现上海特色景色的设计,在画面上加上这次活动的logo简单明了,体现了上海发展的繁荣和海纳百川的文化。

5.沈安琦《ARTISTS》

画面中间的ARTS是绘画的意思,也是国际艺术节元素的变形,上方的“20”则是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画面中飞出的鸟代表了将色彩传递给人们,右上方和左下角的两只握着笔的手有着“所有人共同画一幅画”的含义,画面中间的日月是“兴兴向荣 蓬勃向上”的意思。

6.陆欣琪《上海的交通》

这幅作品主要是关于上海的交通。图中的物品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图片中有一辆地铁列车和许多不同颜色的彩带,它们代表着上海的轨道交通,而每一条彩带都代表着其中的一条线路。在飞机的一边有一只小鸟,人们通过观察鸟儿的飞行发明了飞机,并且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图标上也有一只小鸟。而右上方的轮船上印的字母则是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英文缩写,最后图片中间的图案则是一些上海的建筑。

7.乐心愉《走向幸福》

在设计的时候我结合了张庙的历史文化特色,因为张庙曾经历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洗礼,留下了无名英雄墓遗址与庙行纪念村牌坊,所以我特意在整个墙绘的左半部分,加入了战争的元素,可以看到在画面中的小图案中隐藏着手枪,手榴弹,爆炸,国旗等元素,还有一个士兵。

而在整副墙绘的右半部分,可以看到我加入了一些幸福生活的元素,例如HAPPY DAY,乐符, NOW!,笑脸等等。因为如今张庙地区发展迅速,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了,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应该得到了提高,家庭都有了幸福的生活。在整副墙绘的右上角处,我也加入了本次活动的logo,让logo很好的融入了整副墙绘中。

8.黄灿《时代变迁》

从黑白的平房到丰富多彩的高楼大厦,从萧瑟的秋天到生机盎然的春日,都体现出改革开放翻开了历史新的一章。若大的庙行纪念村牌坊是无名英雄的重要遗址,此外,1958记录了张庙飞速筹建的起点。不同颜色的小人手拉手,表明生活的好坏与时代的变迁既没有影响邻里关系,也没有破坏少年儿童阳光成长。彩色白鸽代表了和平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元素。

9.姚张媛《不老的文明绽放新的光彩》

张庙街道作为经历过“一二八”淞沪抗战洗礼的一块土地,留下了许多英雄墓遗址和庙行纪念村牌坊。所以在墙面上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描绘出战士们和庙行纪念村牌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情系文化历史的同时,我们还要心铸多彩的未来。第二幅就是用了几种鲜艳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表现艺术文化的魅力。

10.朱佳雯《革新》

作品内容是纪念张庙街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史,作品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右边是几十年前张庙街道破旧的楼房,左边是如今充满活力与现代气息的红墙居民楼,以及由幼年和年长的儿童做陪衬,两者形成对比,表现张庙街道自1958年至现如今的外貌变化。

11.顾晨鸣《鹊立梅梢》

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中间玉佩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用中国画笔法表现的是喜上眉梢,两只喜鹊落在梅枝上。在传统习俗上,喜鹊被认为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眉”与“梅”同音,喜鹊立在梅梢表示喜鹊报喜,一对双喜,寓指人好事当头,“喜上眉梢”的墙绘会给居民们带来热情向上的生活氛围在一旁纯洁的白玉兰是是无杂念的爱,现今社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但是画里的白玉兰告诉我们依旧要保持一颗初心去对待生活,而底色则用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logo的色调,将艺术节融于其中,整幅墙绘呈现暖色调。

12.陈易炜①《艺术的齿轮》

一个齿轮只是原件,一个原件带动多个原件组成装置,一个装置带动多个装置组成机械。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这个城市并不是由一个特定人或物就能组成的,就像一个齿轮组一样,单一的一个齿轮是不会转动的,有多个形形色色的齿轮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在这幅作品中,我抽象的将艺术比作一个彩色的齿轮,把齿轮组比作上海这座城市,寓意着:艺术可以带动城市一起发展,而艺术也离不开城市,在上海这座科技之城中,如果缺少了艺术,那就像一个缺少零件的机械,它是无法运作的。

在作品的正中央,连接这个彩色齿轮的,是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标志,它就像一个发动机一样,源源不断的为上海提供动力。

13.陈易炜②《美即将降临》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海洋、天空。小到蝴蝶、小鸟,都曾被艺术家们用双手画过。所以,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让我们从身边发现美,仔细观察,细心寻找,美就会降临

在这幅作品中,我将蝴蝶,小鸟,鲸鱼,帆船等我们在平时可以看到的东西,融汇在一个小小的立方中,而这个立方的图案就是本次艺术节的标志之一,就仿佛一切精彩的事物都在从本次的艺术节中向外迸发而出,洁白ARTS这个单词被写在画的正前方,以此告诉人们:艺术节即将到来,美即将降临。

14.陈嘉瑜《古今中外》

这幅画,通过暖色古建筑到冷色现代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呼应,体现了张庙经济发展的迅速。同时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也预示着张庙会带着它悠久的历史继续在未来展示它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和风采。

15.常喆卉《幸福生活》

设计稿中所绘的三人小家庭同时也是张庙街道这个大家庭的一个缩影。我认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美好的社区是一种幸福。背景是根据张庙街道中的一些建筑,并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画的,希望这样的场景在居民们看到后能感受到熟悉与温馨。

16.金沈婕①《缤纷节奏》

色彩给予生活的节奏,其中包含如今社会的元素,艺术源于生活,赋予大自然美的感受,此幅作品主要是以色彩为主基调,通过构成数字的形式来打造画面效果,通过这一构成给予画面美的感受。

17.金沈婕② 《缤纷的韵律》

色彩表现的是一种时尚,画面形式给予我们一种美的感受,此幅作品是以色彩缤纷为画面主要效果,通过这个色彩氛围给予我们一种美的感受,墙绘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时尚,通过色彩来体现美的感受。

18.任俊荣《戏魂》

长久以来,中国戏剧在普及传统伦理道德中一直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戏剧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寓教于乐,寓情于理,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这幅画描绘的是戏曲中最经典的人物,以虚拟的手法,展现出这幅画的生动性,又以红色为背景,体现出我国热闹,欢快的场面,通过戏曲之美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

19.葛晨祺①《大自然的馈赠》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其中包含如今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艺术,艺术源于自然,它给了我们发现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治愈我们的心灵,这便是艺术的神奇所在,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礼物。

20.葛晨祺②《林中猫世界》

抛开你的烦恼与哀愁,跟着我一起穿过层层树林,找到坐落于这片金色树林中的另一片天地。这里的居民是一群活泼调皮的猫咪,正悠闲地享受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欢乐时光。还在等什么?是时候加入它们了!

21.师瑞瑞《花脸》

花脸,又称“净”,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这幅画作运用了花脸艺术来主导画面,正中间是一张充满戏曲韵味的脸,脸的周围覆满了头饰。画作中还添加了些许绿叶使得整幅画面清爽了许多。希望这些中国艺术能一直传承下去,不被众人所遗忘。

22.马心如①《艺术的世界,温暖的家》

在一幅画中,采用了四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充分地展现了艺术的多样化,将居家生活融入其中,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状,不同的艺术装饰温暖的家。将本次的主题以低调的方式巧妙地融入进去,既不失主题也不失内涵也揭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的主旨。

23.马心如②《岁月》

整体风格为简约风,将本次的主题标志设计成钟表与“20届”这个时间点相照应,凸显出岁月时光流逝之快,一层比一层高的阶梯,将本次主题巧妙的融入进去,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内涵丰富,它意味着我国的艺术将会步步高升,也是对中国艺术的未来的无限期望,这钟表有时间却没有表针,引出“青春不争分夺秒,但也需珍惜岁月,努力奋斗”的寓意。

24.陈天依《Ctrl+Alt+Del》

作品是童话主题,与作者的童年有几分相似,童年是所有人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开端,“Ctrl+Alt+Del”代表着重启,尽管人生不能重来,童年也一去不复返,但在童话中一切都可以从开始启航,作者希望观者能抓住所有的美好,也希望观者可以续写美好。

25.陈诺《夜空与晨曦下的孩子》

画中宁静的夜空和明媚的日出下,两个孩子的身影显得异常安静,也体现了孩童单纯的快乐。静静地坐在秋千上享受美丽的夜空,躺在海边享受初升太阳的温暖和海洋的美丽,从侧面体现了孩子内心的单纯和美好。

26.金紫馨《奔跑》

用奔跑的人物形象再联合色块拼接的方式呈现,表达了多彩的人生理念,体现出运动让社区充满活力,社区因运动而焕发生机的理念,呼吁全民运动,让运动走进居民的生活,让健康护航人生。奔跑着的人也表达出了对上海发展的美好期望。

27.朱诗雨《动物狂欢节》

本墙绘采用了动物素材,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作者是个动物爱好者,在绘画中加入了动物的英文单词,使绘画看上去更丰富,也可以让不认识的人明白,也在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28.顾绮清①《乐未央》

以音乐文化艺术切入主题,作品以抽象的手法,简洁明了地将元素融入作品中。各式各样的乐器是艺术的象征,音乐亦是美好的象征,它不仅仅是几个音符的律动或是一段旋律的起伏,音乐有温度,它带给人们幸福,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共鸣。

29.顾绮清②《星月》

以蓝色为背景,衬托银白色的繁星,明黄色的月亮是团聚的象征,作者创作这作品是希望一个家庭能够快快乐乐,幸福美好。在星月朗照的夜晚,六口之家踏着小车在星海遨游,一路繁华相伴。

30.顾绮清③《热血沸腾》

作品运用抽象的手法将各式各样的运动项目联系起来突出主题:体育运动。运动可以使我们更接近自然,接近自己的原本,丰富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和睦相处的良方,也是健康生活的一剂良药。

31.沈靖雯《稻草人》

稻草人有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有着狂风暴雨都不会倒下的品质,稻草人也是人类劳动的象征,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向身边那些优秀的人学习,同时也在呼吁人们要在困难面前迎风而上。

32.卢蕊 《Sports》

绘画体现了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不只限于强身健体的方面,希望通过这副画让人们注重运动的重要性。

33.黄婕《彩烁》

作品中多重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世界,链条代表了大家的团结,火代表了热情,而绿色的枝条代表了和平,大片的蓝色代表了蓝天,冷暖对比,有反差感,明亮的色彩给人深刻的视觉印象。

34.黄天①《星空鹿》

用铅笔画出鹿、山、树和鸟作稿,再用勾线笔勾线,美丽的星空用黑、蓝、紫渐变画出,顺序由黑到紫,再用高光笔,点缀出星星和星空,樱花树中,用咖啡色涂,其余树干的樱花直接用粉色的马克笔点画出,更能使樱花树自然,稀稀疏疏的树做背景,再加上小山上的鹿,使画面变得更清新生动。

35.黄天②《一起运动》

以城市运动为基础,用黑笔分别画出篮球、足球、网球和自行车运动员,使画更有运动气息,更有活力,树叶和树丛更能体现在城市运动中的清新云和海浪使得画面更富有动感,以黄色为背景,足球运动员在守门,篮球运动员的动作在投篮,网球运动员在挥舞球拍,自行车骑手在紫黄运动场上骑车,画面格外丰富。

36.夏晓钰《跨越百年的魅力》

“中国京剧”是我们对于“中国人”这一主题内容中的版块之一,作为二级主题来开展,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来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我的作品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接触中国京剧,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7.施佳晨《快乐读书》

整体是一个抽象画面的,但足以表现读书和玩耍能完美结合,让人们深切的感受到沉浸在书中的快乐,同时也让读书这件事情不再这么局限性,让读书这般枯燥的事情在玩耍中也能快乐度过。

38.朱秦《自然乐园》

以树木和鸟作为题材,简化、抽象、变形富有装饰意味,色彩搭配简约,协调。点、线、面的结合,正、负形的互相衬托,却又不显得突兀,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表达了“自然乐园”的主题。

39.王冬兰《童梦》

以儿童甜甜的睡梦为主体,真实地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属于自己的梦,对未来祖国发展的美好憧憬,热爱国家,热爱生活,对一切事物充满希望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伴随着一缕缕金色的光芒,太阳露出慈祥的微笑,儿童嘴角扬起了淡淡的笑容,幸福的洋溢着。

40.王冬兰 《运动》

展现青春飞扬活力无限有无忧无虑的日子,体现运动场上拼搏,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给市民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突出运动的主题,充满活力,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轻松畅快,活跃的节奏感,让人瞬间被感染。

感谢“温莎牛顿”品牌

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长按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艺术教育资讯

观剧团、艺趣社、亲子营,

大朋友、小朋友,大小通吃;

进校园、进剧院、训练营,

演出、活动走遍上海滩;

这里有艺术大家,

这是为大家的艺术,

这里,是艺术+

乌兰牧骑来沪 | “大小乌兰牧骑”同台献演 共谱动人篇章

走近古希腊的经典悲剧《厄勒克特拉》,一个关于复仇的经典故事

“漫”说这一首革命与爱情的长诗

《星期日工程师》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