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新 自主研发

伍云飞是南京地铁小行基地的质量管理,精益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之一。精益创新工作室是车辆分公司唯一一个创新工作室,主要是针对车辆系统的创新项目的技术攻关,现在工作室有三个主要成员,伍云飞就是其中的一员。精益创新工作室于2018年成立,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成果斐然,都是员工们智慧的结晶,其中伍云飞也通过自己的研发制作完成了一些项目,其中有2个项目已经在申请使用性专利。

伍云飞2013年加入南京地铁的,最开始在车辆分公司的架大修中心工作,刚开始也有过疑惑,自己学的专业是设备,转行为车辆维修是否合适?但很快他便打消了顾虑,经过接触后伍云飞发现车辆系统有着很强的技术平台,也有着让个人能够发展的平台。2015年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电机班工长,从15年到18年,他将电机班从原先的7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8个人,并且实现了一个月月产四列车,相当于64台电机的维修工作,这条维修线也是车辆分公司第一条精细化生产线。他表示,牵引电机就相当于地铁的发动机,十分重要,南京地铁目前使用的牵引电机都是国内外知名厂商的电机,比如:阿尔斯通、ABB、庞巴迪、还有国内的中车电机,目前班组已经能实现所有品牌牵引电机的自主维修,并已自主维修超千台,解决了因发动机不能自主维修而造成的车辆大批量等待维修的问题。电机班组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从2015年开始获得了运营公司“青年文明号”、南京市“青年文明号”、运营公司的科技创新二、三等奖、在全国性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上也获得了“先进班组”的称号。在谈到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时,他说,“任何困难都是一种挑战,遇到困难,反而能让我得到提升和强化。”

2015年班组刚成立时,接到的任务是一个月之内要把第一辆电机的自主维修启动起来,虽然前期进行过调研,但因为没有维修经验,而自主维修本身又是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在这过程中,很多班组成员都感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伍云飞的带领下所有班组成员都在现场进行技术攻关,同时也十分感谢技术的支持,从最开始的电机拆卸,破解研究再重新装配,终于电机班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台电机的自主维修,并在2-3个月的时间内将一个月一台电机自主维修的生产进度提高到12天就能维修一台,目前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实现了标准化作业。在谈到研发项目时,伍云飞更是滔滔不绝,眼里都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告诉记者他自主研发的这套牵引电机移动测试仪,大大提高了效率。过去发现电机可能存在问题时,只能将电机拆卸出来再运输到库里进行检测,但因为一个牵引电机重达700多公斤,任何的一个故障都会有异常的响声,用耳朵听音来判断是否有问题并不准确。而有了这台牵引电机移动测试仪就可以不用拆卸电机,也可以判断出这台电机是否有问题,且判断方法更科学严谨,自己也进行了多次验证,做了大量的实验进行论证。除此之外,伍云飞现在还担负起培训员工的任务,主要是精益管理方面的培训,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他说这边的平台成就了我,才使得我获得了这样的成绩,我希望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中来,走上创新的这条道路。

正青春 敢拼搏 勇创新

所谓接触网是指在电气化铁道中,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它承担了所有在轨运行列车的电力输送任务,一旦出现故障,就极有可能影响列车的运行和乘客的出行,孙文峰工程师所负责的就是南京地铁3号线整个接触网的运行维护和应急处理工作。

2008年进入南京地铁以来,孙文峰一直从基层巡检工作做起,从日常的设备隐患排查到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检修抢险,都活跃着他的身影,即使现在进入管理岗位,他也会经常到一线参与作业,为3号线接触网的重要作业提供专业指导和质量监监督保障。“其实接触网的运行维护工作还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一是接触网都在室外高空,检修维护都需要经常爬上爬下,二是接触网故障多发生于恶劣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无论是打雷、刮风还是下雪,只要有故障,我们就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抢修”孙文峰介绍道,正是因为接触网作业的特殊性,所以精检细修,快速抢险就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的标配。

此外由于接触网的日常检修,只有在晚间列车停驶的时候才能进行,所以从夜里12点到3点才是他们工作的主场。去年年初下大雪,为了保障第二天列车能够正常行驶,他们每半小时就会进行一次接触网除雪作业,可以说我们每一个安然入睡的夜晚,都有着这样一群“夜行人”在默默守护,然而孙文峰却觉得这样的工作其实并没什么辛苦的,趁着年轻,应该不负大好时光,多学习,多吃苦,这才是青年人该有的青春风采。一直以来,孙文峰积极立足本职工作,从日常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由他带领研发的接触网作业梯车扩展延伸平台项目已进入专利申报阶段。孙文峰介绍道通过这样一个创新,让轻便小巧的梯车作业范围扩大了三倍,解决了原先笨重的接触网作业车抢险出行不便成本较高的问题,也让员工作业更有安全保障。

青春盛放,追梦前行,正如孙文峰所说,青春因努力而精彩,无奋斗不青春。

南京地铁北大门的"眼科医生"

略显黝黑的皮肤,温和沉稳却又有些腼腆的性格,不善言语却总在思考,这是魏巍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2007年毕业后,魏巍就开始与铁道信号系统打交道,在工程单位时,魏巍便参与到了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信号防雷系统的设计工作。

2009年,魏巍进入南京地铁,14年调至宁天线,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如今他已是宁天城际信号正线二班的班长。人们常常形象地把保证列车正常行驶的自动控制系统比喻为地铁的大脑,而信号系统可以说就是地铁的眼睛,帮助列车实现安全运行。魏巍的工作就是要负责这些信号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应急抢险排查,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地铁“眼科医生”。为了不妨碍列车白天的正常行驶,魏巍他们团队只能在夜里的11点半到凌晨3点半,对正线轨行区内的所有信号设备进行全方位的体检维修。

虽然现在已是管理岗位,魏巍却没有离开基层一线,每个月至少会有四到五次的跟检,现场查看设备维护情况,指导学员进行实操演练。

在班组同事的心中,魏巍一直是个好老师,不辞辛苦,细心教导。在正线二班的工作间内有这样一块白板,魏巍在上面写满了信号巡检工作的要求,也为即将到来的汛期巡检工作提出了各项具体的注意事项。每个季度,魏巍他还会组织一次故障的反思学习活动,以小组会的形式对这一季度以来遇到的所有隐患故障,进行逐一的讲解反思再回顾。与团队共成长,是魏巍的人生格言,在他手下如今已培养出了3名工班长和4名组长,班组也多次获得市级技能比武荣誉。魏巍所在的宁天城际金牛湖站,是南京地铁线路中最北边的车站,也被称为南京的北大门。对于魏巍来说,守好南京的北大门是责任,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坚守是担当,不忘初心奋勇拼搏是青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