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决赛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但是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青年教师陈矗,每每谈起,还是会抑制不住的慷慨激昂。在大赛中,陈老师夺得了文化艺术与综合项目类的一等奖。这对于他来说,是成长记录中难以忘怀的一笔,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总结然后继续提升教学能力”这是他对自己今后工作的一个鞭策。

  01

  记者问

  在“含金量”颇高的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您取得了一等奖,您有什么“绝招”吗?

  01

  陈矗答

  如果非要说绝招不可,那就是“真实”。“真实”是我本次比赛的最大绝招。我们学院领导特别要求参赛教师在进行比赛选题时,要经过真实教学的检验。首先,在赛场上,我的选题——美食主题拍摄的布光,学习任务是真实的,并且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其次,本次比赛选题的教学设计是真实使用的教学设计,并不是为了比赛而专门设计的教学设计。再次,参加大赛的教学视频,是真实的上课过程,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演练、摆拍、补拍,是最真实自然的上课过程。最后,大赛的选题也是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情,我对产品摄影的技术掌握一直与市场要求接轨,丰富的专业经验帮助我能够对整个备赛过程有较好的控制。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在参赛中的教学设计是真实的,不是面子活,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

  在备赛过程中,时间上难免会与日常教学工作产生重叠和冲突,个人觉得把日常教学工作停止,专门去备赛训练,换句话说,为了比赛而比赛,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比赛态度,也会失去比拼教学能力的意义。所以,我们学院的参赛选手全部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积极备赛。边上课,边比赛也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教学设计,促使自己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改进教学设计。

  02

  记者问

  备赛过程中,你既要完成日常教学,又要迎接比赛,肯定有许多困难,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02

  陈矗答

  在备赛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因为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备赛,没有因为比赛进行过任何一次调课、停课,所以在身体上是疲惫的。但是,正因为我参赛选题具有真实性,没有形式化的选题设计过程,使得我对教学设计和说课内容胸有成竹,所以在精神上是相对轻松的。当然在比赛前夕也有一些紧张,而适当的紧张也对比赛状态有一定的好处,心态平稳对于参赛也很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丰富的专业经验和较好的专业水平才能够支撑起一个接地气的教学设计和“不枯燥”的课堂;对于一体化教学改革,也要不遗余力地去钻研,进行教学实践,结合专业特点总结出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方式。而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也是一个日常积累的过程,比赛则是展示日常积累的良好平台。

  03

  记者问

  作为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一份子,您觉得技工院校教师应该有哪些必备素质?

  03

  陈矗答

  我认为技工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而且这三个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工匠之师”,教师首先要具备工匠精神,对待教学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具有职业精神。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其次,教师要有较好的教学水平,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良好的职业能力,传达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也要不断进行本专业的实践,避免“一个经验讲十年”,提高教学能力。

  04

  记者问

  整个社会都在深入研究“创新”驱动,您是怎样理解技工院校教师的创新的?

  04

  陈矗答

  我本身是从事广告设计和广告摄影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专业范畴的创新和教学业务的创新对于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说专业范畴的创新,是为了帮助客户解决商业宣传的问题,那么教学业务的创新则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首先,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积累,才能够精准总结出教学过程中问题,而只有创新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新”而去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解决教学问题的创新才是有效的创新。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很喜欢采用各种新颖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上课过程和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有评价表、能力图,结合互联网的新媒体方式的评价,如微信投票等。但这些只是评价形式的改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制定好的评价标准进行操作,这些评价标准的制定依据及比重构成,学生对此了解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把评价标准制定的权利也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思考和看待一个摄影作品。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学生不但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很积极,当他们使用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课堂互评和自评时,也更加专业和主动。另一方面,学生也熟悉了对一个作品如何评判,在进行任务实施的环节时,也会对自己所拍摄的内容有更好的调整改进,能够提高其审美水平。

  05

  记者问

  我国在第43届、44届世赛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但我们还存在一些短板。从教师角度,您怎么看这些短板,怎样去扩大技工教育的影响力?

  05

  陈矗答

  首先,我认为教师的职业能力应该是专业经验和教学能力并重。许多老师,是从象牙塔出来后就直接当老师,其专业经验、社会经验积累不足。与此同时,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也给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带来困难。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的深刻体会就是:十次企业专家访谈,不如自己把任务做一遍。建议能够对教师的企业实践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方便。

  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提高技工教育的影响力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个人认为,首先应积极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关注市场和企业发展动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教授学生高质量的与市场接轨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想呼吁一下:尽快打通技工教育与大中专学历教育的通道,真正做到技工教育的“身份转正”!

  来源:职业杂志社

  大家都在看

  一位高校辅导员的自白

  北京核心区将不再办职业教育 全市重点建10所世界一流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